专家解析小儿多动症的症状
小儿多动症:一种常见且易被误解的儿童行为障碍
小儿多动症通常在孩子七岁前就已发病,是一种复杂的病症,其成因多样且尚未明确。可能的因素包括母亲在妊娠期间承受的精神压力、胎儿期受到的环境影响如煤气中毒、早产、产伤或出生时缺氧等,这些都可能对孩子的脑功能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居住在大城市中,工业污染可能引发儿童血中铅含量的增高,也可能与多动症的诱因有关。
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表现是活动过度。从婴儿期开始,他们就好动不安,喂食困难,易哭闹,入睡难且容易醒来。长大后,在教室里他们难以安稳地坐着,可能会擅自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甚至推撞他人,惹出各种麻烦。他们的行为常常伴随着各种怪动作和挤眉弄眼。
这些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他们会无目的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任何一件事情。在课堂上,即使老师反复警告他们不要做小动作,他们也难以遵守。尽管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如词汇和计算正常,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感知障碍导致对空间方向的辨别能力下降。
对于多动症的治疗,除了在医院进行的药物治疗外,还包括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着重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当患儿的行为有所好转时,家长和医生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多动症本身并不一定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由于学习困难和其他因素,孩子可能会面临精神压力,从而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家长发现孩子动作特别多、学习困难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关爱。对于多动症的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可能更加复杂和困难。让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