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巩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犹如一场精心策划的交响乐,因为每位患者的病变程度和范围都有所不同,所以治疗需如乐曲般和谐且富有变化,个性化治疗是核心。对于患有弥漫性前巩膜炎的SLE患者,首先可以尝试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这种药物不仅有助于缓解发热、关节痛、肌痛等症状,而且在谨慎用于肾炎患者时也能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筛选合适的NSAID药物是关键。
当NSAID的疗效不足以应对病情时,羟氯喹成了我们的下一个选择。每天200至400毫克的剂量可以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的结合,对控制SLE的皮疹、光敏感和关节症状具有显著效果。长期应用羟氯喹可能会导致视网膜退行性变化,因此必须谨慎使用。
如果巩膜炎在用药后仍然持续活跃,那么我们就需要使用泼尼松了。剂量根据病情灵活调整,若病情严重,剂量可加倍,并在病情稳定后逐步减量。对于结节前巩膜炎的SLE患者,治疗方案大体相同。
总有那么一部分患者对上述药物反应不佳。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加入小剂量的甲氨蝶呤(MTX)。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发生坏死性前巩膜炎,可能需要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值得注意的是,SLE患者的糖皮质激素用药方法不同于其他疾病,应使用与全身病变一致的药物剂量进行治疗。如果抗炎效果仍然不理想,还可以考虑添加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
对于急性期患者,休息是关键,而对于慢性或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的活动有助于恢复,保持乐观情绪也很重要。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过敏者应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并避免服用可能引发狼疮的药物。未生育者应严格避孕。
(二)预后启示
SLE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期用药。尽管我们竭尽所能地与病魔抗争,但预后仍然不太乐观。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我们仍然有可能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