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单瘫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是一项独特的医术,其核心理念在于全面的辨证施治。针灸治疗的精髓在于通过经络脏腑以及经络穴位来施展手法,这涉及到多种取穴方法,如循径取穴、远道取穴以及邻近取穴等。针灸的技术手段丰富多样,包括毫针、艾灸、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穴位注射等。其中,体针、头针和穴位注射是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方法。
在体针的运用上,对于痉挛性运动障碍型患者,我们主张采用扭转插泻法;对于共济失调型患者则采用补法;对于混合型患者则采用平补平泻法。在毫针快刺法中,重点在于快速刺激穴位,不留针。有的医师则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约为三十分钟。通常情况下,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治疗。
头针是治疗瘫痪的主要手段之一。以汤氏头针为例,此法主张多针浅刺,逐步适应患者,初步诊断时留针半小时,之后逐渐延长至两小时。在留针期间不进行提插扭转,允许患者自由活动。根据头部的反射区进行穴位选取,快速进针,使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对于年龄不同的患者,刺激方法和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头皮针治疗,有些重症患者会使用G-6805多用途治疗仪,选择中等连续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刺激时间为二十分钟。
穴位注射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不仅能对穴位进行刺激,还能发挥药物的疗效。通常选择西药或中药注射液,如乙酰谷酰胺、脑活素、脑多肽等,以改善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取穴方法与常规取穴相同,每次选择两到四个穴位,每个穴位注射0.3至2毫升药液,每日或隔日一次。有观察表明,相较于单纯的静脉点滴,注射脑活素、二磷胆碱或维生素B12等药液隔日一次,疗效更为显著。
中医针灸治疗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丰富的技术手段,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无论是体针、头针还是穴位注射,都体现了中医针灸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