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包涵体病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感染后的细胞呈现巨细胞化,并在胞质和胞核内形成特殊的包涵体,因此又被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CID)。感染可能局限于涎腺,也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虽然大多数CMV感染表现为亚临床型,但显性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多样化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这种病毒还可能通过宫内感染导致死胎、流产、早产和先天畸形,对优生优育和人口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巨细胞包涵体病吧。
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病因
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是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病因。CM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但对宿主或组织培养细胞具有种属特异性。人类CMV只能在人胚纤维母细胞中分离和培养。传染源包括患者和不显性感染者,他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排出病毒,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如围产期新生儿经产道或母乳感染。密切接触、飞沫传播以及经输血或器官移植等途径也可能导致感染。年龄越小,易感性越高,症状越严重。尽管体内存在抗体,但CMV仍可能在细胞内持续存在。初次感染后,该病毒很难被宿主完全清除。
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用药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特效药物。阿昔洛韦对本病无效。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是两种治疗CMV感染的抗病物,主要用于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合并CMV感染患者的治疗或预防性用药。其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更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衍生物,可抑制巨细胞病毒DNA的合成。停药后病毒可能重新复制活跃,需要长期用药,但药物毒性常常导致使用困难。一些CMV毒株已表现出对更昔洛韦的耐药性。膦甲酸钠对巨细胞病毒DNA聚合酶和HIV病毒反转录酶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和HIV病毒合并感染的患者。
谈谈巨细胞包涵体病
巨细胞包涵体病是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由于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增大并在核内胞浆内形成特殊的包涵体而得名。该病毒首先是从唾液腺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有时也被称为唾液腺病毒。CMV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其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几乎达到非常高。该病毒主要通过先天感染(如宫内感染)或后天感染(如产道感染)传播。大约一半的患者为隐性感染,而约百分之五到十的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全身重要脏器都可能受到CMV的感染。对于新生儿或婴儿期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的患儿,结合其母亲有CMV感染史的情况,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巨细胞包涵体病。新鲜尿液或咽拭培养病毒分离阳性、血清抗体检测阳性以及新鲜尿液沉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猫头鹰眼样包涵体的巨细胞等情况也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CMV感染可能留下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近期关于CMV(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与观察
对于CMV感染,当前主要采用丙氧多苷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剂量为X至Xmg/Kg,分X次静脉给药,疗程为X天。停药后易复发,且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专家建议使用β-干扰素、无环多苷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并减轻毒副作用。
对于怀孕早期的CMV感染,中止妊娠成为了一种建议措施。若孕妇出现产道排毒现象,可选择剖腹产以避免潜在风险。而对于已经感染CMV的乳母,停止母乳喂养是较为稳妥的做法。
巨细胞包涵体病的临床表现
大多CMV感染是无明显症状的,但感染后表现多样。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 先天性感染:部分患儿在出生后即表现出明显症状,包括肝脾肿大、持续性黄疸、皮肤瘀点等。这些症状可单独存在,同时伴随生长缓慢、烦躁及发热。由于只有小部分患儿在出生时即有临床症状,因此多数无法立即确诊。若症状在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可能表现为听力丧失、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及发育障碍。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患儿还可能出现各种先天畸形,如痉挛状态、两侧瘫痪等,同时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2. 获得性感染:此类型为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多数婴儿为亚临床感染,但症状发生率仍较成人为高,可能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与先天性感染不同,获得性感染的神经系统较少被侵犯。儿童期感染常通过呼吸道获得,多为不显性感染,但可能成为长期带毒者。接受多次新鲜血液输血的患儿也易感染此病,其表现可能类似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多为隐形感染,偶尔出现类似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
巨细胞和巨细胞包涵体的区别
巨细胞包涵体感染是由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综合征。因被感染细胞变大,核内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故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该病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唾液腺病毒症,主要成为唾液腺的不显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另一种是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小婴儿,并在多个器官组织内发现巨大细胞及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