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痹应该如何预防
《余国军师承实录》中的咽痛半年案深度解读
走进《余国军师承实录》,一部关于咽痛的案例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此咽痛,并非一般虚火喉痛,而是由实火转变而来的虚寒喉痹。其源头,多为急性咽扁桃体炎所引发。
此类型的咽痛患者,常常表现出颗粒增生在咽喉壁,伴随着异物感及微痛。这些症状与虚火无异,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患者的分泌物稀少,常有胆寒、易感冒等虚寒症状。舌质淡淡或淡紫色,苔藓则呈现白润或白腻,或微黄多津,甚至黑润等特征。其病机的核心在于脾虚肺寒、痰滞咽喉,以及脾肺肾阳虚,导致的阴寒凝滞咽喉。
针对这一病机,医者采用半夏分散甘草干姜汤和附子理中汤,组合成虚寒喉痹汤。药物包括半夏、桔梗、甘草、党参、白术、炮姜、附片等。对于儿童脾虚肺寒、痰滞咽喉的情况,则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和桂术甘草干姜汤。
第十九例,是一位38岁的女性慢性咽炎患者,病程长达三年。在尝试虚火治疗法,如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养阴清肺汤后,症状稍有缓解,但出现纳差、上腹凉等问题。医生们尝试用梅核气治疗法,如半夏厚朴汤和丹栀逍遥散,但咽干灼热加重。这个案例提示我们,脾阴和气虚的患者,治疗时需重视脾虚土弱的问题。干老则用生脉饮加味,同时采用六合汤合参苓白术散,注意参用太子参,并减去辛燥的白术、砂仁、陈皮。
慢性咽炎患者中,脾阳亏损或脾失健运的人尤为常见。这类患者大多无明显虚火上炎的咽喉体征,咽干但口不干,许多还伴有胃肠道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临床上的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的慢性咽炎患者,则多为嗜烟、嗜酒的男性患者。对于这类患者,一般使用知柏地黄汤养阴清肺汤效果并不理想。
在治疗过程中,咽后壁淋巴滤泡短期内难以消除。推荐使用桔梗、香附、郁金、合欢花等药物,以活气活血、解郁散结。浙贝母、露蜂房、生牡蛎郁金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余国军师承实录》中的咽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慢性咽炎患者多因脾失健运所致,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灵活选用药物。如肝郁可加柴胡等药;肠鸣、腹泻则加用生姜等;头晕、短气乏力属脾虚气沉,可先补中益气;对于心脾两虚的患者,则先用归脾汤和半夏枯草。对于虚寒性咽炎,需温补脾肾。半夏厚朴汤在治疗梅核气上效果显著,但若患者有阴伤则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