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并非独立疾病,而是由其他肾病演变而来。那么,慢性肾病是否会走向尿毒症的道路呢?
慢性肾病是指通过医学检查明确表现出肾脏损伤,如尿液检测异常、肾穿刺病理改变持续超过三个月。当肾小球过滤率小于60ml/min1.73m2,并伴有以上数值异常或其他症状时,即可确诊为慢性肾病。虽然慢性肾病可能引发尿毒症,但并非所有慢性肾病都会演变为尿毒症。
那么,哪些慢性肾病患者更容易触发尿毒症呢?
对于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如果24小时内尿液蛋白质含量持续大于1克,且治疗效果不佳或未得到有效治疗,其患尿毒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高血压患者的肾脏长期缺血,这种状态极大地影响了肾脏健康,使他们更容易患上尿毒症。
根据临床医学调查,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尿毒症,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尿毒症的高危人群。
肾功能不佳的人群也较易发展成尿毒症。
实际上,肾疾病的发病原因相当复杂。机体感染病毒、细菌,罹患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服用大量止痛药等都可能诱发肾炎。有肾脏病家族史、年龄大于60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更要注意保护肾脏健康。
为了预防这类疾病,大家应该调整饮食习惯,以清淡为主,减少蛋白、盐和钾的摄入。保持健康体重,适当参加运动以增强抵抗力。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可以降低慢性肾病及尿毒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