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断中的萎缩程度概述
关于萎缩性胃病,其萎缩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萎缩表现为胃窦浅层腺体出现局灶性萎缩,腺体数量减少,但大弯和小弯腺体维持正常状态。中度萎缩则涉及胃窦和小弯腺,腺体数量显著减少,萎缩范围稍微广泛。而重度萎缩则更为严重,大部分胃窦腺体萎缩、数量锐减,仅剩下少数原始腺体,大弯、小弯及弯曲腺也出现萎缩;更为严重的是,粘膜明显变薄,原腺完全萎缩、消失,而不是化生腺。
萎缩性胃炎的两种类型A型和B型,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鉴别方式。结合免疫学变化,包括自身免疫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Strick land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B两型。
A型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体抗体呈阳性。病变主要因自身免疫损伤发生在壁细胞中,导致胃体重和胃腺损伤而萎缩。患者的胃泌酸功能明显降低或无酸,导致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这种胃炎的发展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因为内因子(IF)维生素B12复合物受到影响。具体来说,内因子抗体(IFA)可以在血清中发现,主要为IgG。有结合型和阻断型两种IFA。结合型IFA与内因子或维生素B12结合使用;而阻断型IFA则会阻断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的结合,从而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这种胃炎的患者常伴有恶性贫血。在我国,萎缩性胃炎主要发生在胃窦部,胃体内的较少,这与我国恶性贫血较少的情况相符。
相较之下,B型萎缩性胃炎并非免疫性疾病,其自体抗体呈阴性。它的发病率与十二指肠液回流或其他化学、物理损伤有关。胃窦黏膜相比胃黏膜更为透明,H+胃窦比胃底强20倍。由于胃窦粘膜屏障小于其他部位,容易受到十二指肠液及其内容物回流的影响,因此胃窦最容易受累。B型胃炎的胃病变较轻,胃泌酸功能一般正常。其癌变过程主要涉及胃窦损伤幽门腺G细胞、胃泌素分泌减少,一般血清胃泌素水平低。癌变过程可持续10年以上。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萎缩性胃炎,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特点并进行准确的鉴别,以便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