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生活:多动症孩子与药物之旅
我们时常听闻的“多动症”,其英文缩写为ADHD,并非如普通的感冒发烧般,短暂的一两周便能康复。实际上,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协会临床指南,ADHD更像是一种慢性病,需要如同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一样的长期健康管理。这意味着,对于多动症的孩子,遵医嘱长期坚持治疗尤为重要,尤其是药物治疗,更是需要持续且稳定的依从性。若治疗时断时续,不仅症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可能出现复发或加重。前一阶段因服药产生的良好变化和行为习惯,也可能因停药而功亏一篑。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为何家长有时会忘记给孩子服药或自行停药呢?让我们聆听一些真实的家长声音:
1. 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因而忽略了药物的开具。
2. 见到孩子的症状有所好转,再加上没有考试压力,便停止了服药。
3. 对药物存在的副作用感到担忧,因而选择停药。
4. 对多动症本身不够重视,认为孩子状况良好。
5. 每日生活忙碌,疏忽了给孩子服药的时间。
我们理解这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家长们尽量不忘给孩子按时服药:
1. 在手机上设置提醒,准时提醒孩子服药。
2. 选定家中某人专门负责监督孩子的服药情况,如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
3. 对于住校的孩子,告知可靠的生活老师,请其提醒孩子每天服药。
4. 若孩子可使用手机,可通过短信或电话每日提醒其服药。
停药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但何时可以停药并不简单。停药的时机取决于孩子症状的改善程度和社会适应情况。有些孩子在治疗一年左右,如症状轻微,即使存在多动症状,但学习和人际关系不受影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停药。也可以采取每年短暂停药1-2周的方式,观察孩子的自我控制程度,若各方面适应情况满意,且未受到老师特别的关注,方可考虑停药。若在停药期间孩子的表现仍有明显症状,那么应坚持药物治疗。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坚持的过程,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需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