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是一项复杂且需要耐心的任务。我们需要寻找并消除导致这一病症的易感因素,比如消除尿路梗阻、纠正尿路畸形以及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特别需要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而高血压患者则应接受降压治疗。
在抗生素的使用上,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比急性肾盂肾炎更为棘手。不当的治疗不仅疗效不佳,还会因肾功能受损而影响预后。我们必须遵循以下治疗原则:
倾向于中西医结合,通常需要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疗程可以适当延长,一般治疗2-4周后,如无效或复查,可以轮换应用敏感药物,每组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停药3-5天,共2-4个月。对于长期抗菌治疗仍然无效或经常复发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低剂量的长期抑菌治疗。一些常用药物如磺胺甲唑、呋喃妥因、头孢氨酞、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可在每晚排尿后入睡前服用,可长期服用至6次至12个月后,以预防再发。
在进行抗菌治疗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并寻找、去除那些可能导致再感染的易感因素。急性发作期则按照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方式进行用药。对于那些不易治愈的尿路感染,我们应尽可能纠正尿路梗阻或畸形,并在术前术后积极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败血症的发生。
那么,何为治愈的标准呢?当症状完全消失,停药72小时后,连续三次的尿液常规和细菌培养都呈阴性,这被视为临床治愈。之后,每月复查的尿常规和细菌培养连续半年中两次呈阴性,才算真正达到治愈标准。
至于肾盂肾炎的预后,它主要取决于患者是否存在易感因素以及治疗的及时有效性。如果没有明显的易感因素,且得到及时治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疗效都会比较理想;反之,如果存在明显的易感因素或治疗不当,慢性期可能会频繁复发,影响肾功能,预后不良。但适当的治疗和密切的随访观察也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