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月的流逝,大脑功能逐渐退化,可能会引发阿尔茨海默病,这是一种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脑衰老疾病。面对这种疾病,我们不仅要看护好患病的长辈,还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预防和治疗的办法。中医饮食疗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中归属于痴呆范畴,中医认为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七种情况。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别:
第一类是心脾两虚型。这类患者因为过度思虑而损伤心脾,表现为面唇色淡、气弱懒言、头晕心悸、纳差等症状。针对这类患者,可以采用补脾益气的食疗方法,如扁豆米粥和龙眼肉米粥。
扁豆米粥的制作方法是:将扁豆2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500毫升清水,再加入粳米50克,先用急火煮5分钟,然后改文火煮30分钟,煮成粥后趁热食用。
龙眼肉米粥则是:将龙眼肉30克洗净,放入锅中,同样加入500毫升清水和粳米50克,煮制方法与扁豆米粥相同。这两款粥品都能补益心脾,对老年痴呆患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第二类属肾精亏虚型。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足下热痛、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针对这类患者,可以采用滋阴补虚的食疗方法,如肥羊肉汤、泥鳅炖豆腐、银耳瘦肉米粥和枸杞炒肉丝等。
如肥羊肉汤的制作是:将肥羊肉50克洗净,切成小块,用沸水浸泡1小时去除浮沫,再加入葱、姜、黄酒,先用急火煮2分钟,再改文火煮1小时,分次食用。其余几样菜品制作类似,都能补益心脾或滋阴益肾,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中国有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也同样适用。具体的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中寻找治疗之道。通过中医食疗的方法,我们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希望这些食疗方法能够帮助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