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症状相似,诊断时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检,包括直肠指检,并采集尿液和前列腺按摩液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如通过“两杯法”或“四杯法”进行病原体定位试验。
在治疗方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采用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选择敏感药物,疗程通常为4至6个月。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若疗效不佳,应及时更换其他敏感抗生素。辅以α-受体阻滞剂以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M-受体阻滞剂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戒酒,避免辛辣食物,避免长时间憋尿和久坐,并加强体育锻炼。药物治疗方面,包括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等。其中,抗生素可选用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药物。α-受体阻滞剂能放松前列腺和膀胱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植物制剂具有抗炎、抗水肿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于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的患者,可选择使用M-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也可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以改善心理障碍症状和身体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前列腺按摩、生物反馈治疗、热疗等。前列腺按摩通过促进前列腺管排空,增加局部药物浓度,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生物反馈治疗结合电刺激,可放松盆底肌肉,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热疗则利用各种物理手段产生的热效应,加速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有利于抗炎和缓解盆底肌肉痉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特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未婚和未生育的人群,应谨慎选择热疗等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通常仅在合并前列腺相关疾病时考虑,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