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疲劳,这一在慢性肺病及疾病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常见的状况,往往潜藏着引发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因其早期不易受到临床重视,现今对早期呼吸肌疲劳的识别及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那么,如何识别和诊断呼吸肌疲劳呢?让我们一同聆听专家的解读。
对于存在呼吸道基础疾病史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呼吸肌疲劳的可能性。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如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呼吸不同步的现象,便是一项重要的诊断依据。血液中肌酸磷脂激酶的升高,为诊断提供了有力证据。
在鉴别诊断方面,长期或大量使用肌松剂的患者,或同时使用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药物,可能出现肌松作用延长的情况。在重症监护室中,这一比例约为5%,并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时日。与肌松剂相比,急性肌病的发病率虽较低,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哮喘急性发作期间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观察到,某些接受维库溴铵治疗的哮喘患者中,有19例出现了与肌酸磷酸激酶相关的肌病症状。这些患者的肌病严重程度与机械通气的时间紧密相关。急性肌病的主要症状是在停用肌松剂后持续出现长期肌无力,这与危重疾病引起的多神经病变和激素引起的肌病难以区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急性肌病患者可能出现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但也有部分患者并无此症状。肌酸磷酸激酶的增减与肌病的严重程度、采血时间等因素有关,定期动态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肌病的迹象。
表4列举了肌肉无力的多种原因,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参考。对于呼吸肌疲劳的诊断,并非简单的几项指标就能确定。患者若疑似有此状况,应选择专业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鉴别诊断。这对于其他疾病的辅助治疗及预后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准确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助力他们走向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