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黑变病是一种因长期接触特定职业环境中所存在的物质而导致的慢性皮肤炎症,最终引发皮肤色素沉着。这种疾病通常在长期接触沥青、煤、石油等物质的工人中较为常见。
沥青,内含酚、萘等刺激性物质,不仅会引起皮炎,还包含光感物质,如啶和萘,使皮肤对光线过敏,暴露在阳光下后,几小时内便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疼痛、水泡等症状。特别是在从事包扎、装卸或携带沥青工作的工人中更为常见。一些工人还会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全身症状。急性沥青皮炎或长期接触沥青可能引发慢性皮炎、皮肤干燥、苔藓化和继发性色素沉着。有观点认为沥青可能含有影响黑色素代谢的物质。
煤同样具有使皮肤光敏的特性,暴露部位会迅速发红、疼痛,甚至起水泡。长期接触煤的工人中,还有可能出现苔藓样中毒性黑皮炎,这可能与煤刺激酪氨酸酶有关,或是垂体刺激黑素细胞分泌增加所致。受影响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网状色素斑点,轻微血管扩张,皮肤变得明亮,容易出汗,四肢尤其是前臂出现许多黑色苔藓样毛囊小丘疹。
对于长期用手接触石油的工人来说,手部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冬季更容易皲裂。汽油炭黑也会引起色素沉着。
职业黑变病的共同特点是明显的职业接触史,易发生在暴露部位如面部、前臂、颈部和四肢。在发病前,患者会感到轻度瘙痒,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复发后,可能出现弥漫性或网状色素斑,颜色从浅棕色至深棕色不等。还可能出现毛细胞血管扩张、痤疮损伤、黑色苔藓样毛囊性小丘疹和轻度皮肤萎缩等症状。
这种疾病多见于职业男性,并常伴有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其病理变化与Riehl氏黑变病相似。
对于从事这些职业的工人们来说,了解并预防职业黑变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及早诊断和治疗也是关键,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