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严重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引发肾功能损伤和肾衰竭。除此之外,糖尿病肾病、多囊肾、下尿路梗阻以及其他常见病症也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
我国肾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其中慢性肾衰竭患者尤为众多。若不及时治疗,慢性肾衰竭可能进一步恶化成尿毒症,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慢性肾衰竭呢?让我们来听听权威肾病专家的解答。
慢性肾衰竭的成因是什么?
(1)糖尿病肾病:长期患糖尿病的患者,尤其是年轻I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肾并发症。蛋白尿往往是肾脏疲劳的最初征兆。大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同时伴随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问题。
(2)多囊肾: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少数患者会在家族中出现。病理检查会显示肾发育缺陷,形成充水的囊压迫正常肾组织。这种疾病可以长期隐匿,直至40岁~50岁后肾脏增大,多囊肾被明确诊断为肾功能不全。
(3)严重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损。肾动脉本身的病变也可能是肾功能丧失的原因之一。
(4)下尿路梗阻:当下尿路引流不畅,如前列腺良性肥大或解剖缺陷导致尿液回流,会引起肾盂和肾盏扩张,称为肾积水。这会压迫正常肾组织,导致肾衰竭。
(5)其他常见病症:一些常见病症可能导致严重的肾损伤,进而引发慢性肾衰竭。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补偿能力很强,即使只剩下10%的正常肾功能,患者仍然能维持生命。
权威肾病专家警告:慢性肾性肾功能衰竭是少数严重肾脏疾病之一,已威胁到许多人的健康生活。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早期治疗,必须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切不可自行购药服用,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及早发现、积极治疗是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