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镍中毒的早期症状常常让人容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因此在诊断时可能会遭遇误诊,导致治疗时间的延误。对于慢性中毒而言,其症状并无特异性,因此诊断需要结合现场环境和临床数据的综合分析。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急性镍中毒的程度,尿镍的测定成为了一项重要指标。根据测定结果,中毒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个等级。轻度中毒者的尿镍含量不超过0.325μmol/L(即不超过25μg/L),中度中毒者的尿镍含量介于0.325至μmol/L之间(即介于25至μg/L之间),而重度中毒者的尿镍含量则超过μmol/L(超过μg/L)。
急性碱镍中毒的早期症状丰富多样,包括头晕、头痛、干咳、胸闷、恶心、呕吐以及步态不稳等。在脱离接触后,这些症状会迅速得到缓解。在潜伏期过后,即6至36小时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肺水肿症状,如咳嗽加剧、呼吸困难、肺部出现湿音等。患者还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并伴有发热。体检时,可能会发现患者发绀、心境扩大、心律失常等症状。
慢性碱镍中毒则是由长期吸入低浓度的碱镍所引起的。它的症状表现较为隐匿,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多梦、失眠以及记忆力减退等。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胸闷等非特异性表现。对于这类中毒,早期诊断尤为重要,需要结合患者的职业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镍中毒的早晚期症状复杂多样,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在诊断时需特别谨慎。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