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0个著名商标(国内著名商标)
中国100个著名商标(国内著名商标)、本站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出中国100个著名商标(国内著名商标)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张瑞敏/来源百度百科
张瑞敏是谁?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对这个名字不知所措。即使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也会有一种历史恍惚感。
张瑞敏似乎是一个很古老的名字。
他曾经创造了巨大的辉煌,享有中国当代企业家的最高声誉。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看在眼里、听在耳朵里、传在嘴里的都是马云、马花藤、雷军、王兴、张一鸣等人的名字。作为张瑞敏在中国家电行业的一员,似乎和他代的人如朱江洪、何享健一样,江湖上只剩下传说,昔日的辉煌渐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但事实上,张瑞敏一直活跃在企业管理的第一线。在他同年创办的知名企业家中,王石已经让位,柳传志去年退休。只有张瑞敏仍担任海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即使是关于海尔,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曾经是中国人引以为豪、备受尊敬的伟大企业,但今天我们在网上搜索“海尔”二字,却能看到“没落”、“没落”等字眼。在知乎的问题“在海尔工作是什么体验/感受”下,大部分都是负面评价。
那么张瑞敏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海尔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张瑞敏是应该被拉下神坛,还是应该被重新认识?海尔是没落了,还是依旧美好?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张瑞敏和他打造的海尔。
一个
我来了
1938年,山东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山东的穷人在多次扫荡后生活越来越艰难。
在莱州,渤海之滨一个叫拒马村的小村庄,老农张伟周一实在活不下去了,就让孩子走了很多山东人曾经走过的老路闯关东。张维周的五个儿子,除了第五个太年轻,都飘洋过海去了东北。
1940年前后,刚满十三四岁的第四任张文科跟随大哥跨过渤海海峡,来到250公里外的大连,在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和山东回归中国,张文科最终回归山东。但在莱州的一个小农村,他从大城市学来的裁缝手艺派不上用场,于是去了青岛,成了一家服装厂的工人。
两年后,张文科20多岁了,在亲戚的介绍下,她和离家30公里外的东李嘉存的一个姑娘结了婚。两年后,他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取名张瑞敏。
未来信息介绍如下张瑞敏,山东莱州人,1949年1月5日出生。他的父亲是服装厂工人,母亲是纺织厂工人。
然后,关于他小时候的事迹,是一片空白。我们很难从任何公开资料中找到他童年的任何描述。几乎所有关于他的资料都始于1984年,当时他35岁。
这种现象对于一个像他这样有名望和成就的人来说是极其罕见的。张瑞敏是唯一一个用盐研究了那么多人,却找不到任何童年信息的人。没有自述,没有传记,没有记者探访,甚至没有坊间传闻。
我们唯一能猜到的是,他的成绩应该不错。初中和高中都去了山东省重点中学青岛一中。
张瑞敏志向远大,想考上好大学。,1966年,他高二的时候,一场前所未有的运动开始了,大学也暂停招生,张瑞敏的求学梦成了泡影。
当时大家都停课奋斗,同龄人都在兴高采烈的搞。张瑞敏紧随其后,前往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后来他妈妈见情况不稳定,不想让他到处乱跑,就把他送回莱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
体育打破了一切,包括青岛一中图书馆的窗玻璃。张瑞敏和同学从破碎的缝隙钻进去,捡了几本书。这些书包括巴金、茅盾、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雨果和契诃夫。
那时候大多数普通学生除了课本只能看到“曼勒斯”。其他大部分书都很稀有。所以,这些从图书馆流出的书被他们遮盖起来,偷偷流通,成了张瑞敏那段时间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后来张瑞敏在不同场合的采访和发言中,唯一提到18岁之前的,就是这一段。直到几十年后,他还能清晰地记得《套中人》的情节,甚至还有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成为他通读多次的人生教科书。
这段读书时间培养了张瑞敏一生中最重要的爱好和习惯。直到现在,他在等飞机的时候,开会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书。他一年读了一百多本书,平均每周读两本书。
1968年,张瑞敏高中毕业。当时正常高考已经停止。作为“老三届”的毕业生,大部分学生都去了农村。由于张瑞敏是家里的独生子,按照政策可以留在市里。于是进入国营青岛建筑五金厂,成为一名工人。
在工厂当工人,对于当时一个19岁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出路了。,对于一个聪明好学又有野心的年轻人来说,按部就班的工作绝对不是他想要的。他会抓住每一个机会为自己积累成长和进化的力量。
用张瑞敏日后的话说
当我到了社会底层,从底层做起的时候,我觉得这已经成为我今天最宝贵的财富。这种经历可能比简单的教育更重要。那时候,没有人关心你。就像美国人说的蘑菇定律,你被放到了最黑暗的角落,一切机会都得靠自己去争取。(参见《谈谈自驱力》,出版于《海尔是海张瑞敏随笔选录》,张瑞敏,机械工业出版社)
在这种动力下,张瑞敏报考了一所业余大学。每天去工厂上班,晚上骑车去很远的学校。去过青岛的人都会知道,在山路蜿蜒崎岖的青岛骑自行车,真的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就在这样的一天,张瑞敏过了四年,风雨无阻。
好学、善解人意,张瑞敏很快在建筑五金厂崭露头角,很快成为班组长、车间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副厂长。
1982年,33岁的张瑞敏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折点。他被调到青岛家用电器工业公司担任副经理,主管技术改造。虽然“副经理”的头衔看似不大,但当时的副经理是正儿八经的干部,属于公司管理层。用现在的说法,他实际上是副总经理。
家电公司是青岛二轻工业局的下属企业,下面还有一堆下属企业。有一个街道办的工厂叫青岛冰箱总厂。
虽然名字大,但实际上它最初生产的是电机和吹风机,后来又生产了“白鹭”牌洗衣机。但因为洗衣机质量太差卖不出去,1983年转型,开始生产冰箱。1984年2月更名为“青岛冰箱总厂”。
虽然它的名字叫一般冰箱厂,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最初是抄袭北京雪花冰箱),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设备。洗衣机不生产,冰箱还在起步阶段,没有开始量产。厂里很多人每天无事可做,有的干脆溜达到附近的火葬场去看火化。(见海尔韦、金圣依/肖恩叶贤、霍马塞基的书)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技术的火爆时期。为了挽救这个工厂,有关部门于1984年6-7月组织了一批人到联邦德国和意大利考察,看中了联邦德国的利勃海尔冰箱技术和设备。8月,张瑞敏作为青岛家电公司主管技术改造的领导,与德国签订了技术设备引进协议。
但当他心满意足地回到家时,发现自己签的协议基本上是一纸空文。
引进利勃海尔的生产线需要投资1000多万元。除了政府的支持,工厂还需要从银行贷款900多万元。当时工厂根本没有还款能力。不仅工人工资发不出去,甚至还欠了147万外债。
张瑞敏从德国回来的时候,厂长在要求调走。这个厂长已经是当年的第三任厂长了。前两个领导觉得这个工厂是个巨大的坑,呆了两个月都逃了。第三个厂长也让上级部门赶紧找人代替他,还说“你到时候不找人代替他,出了事他不负责。”(见《张瑞敏我一直都自以为非》张瑞敏口述,郁芳采访潘登,《中国企业家》杂志2014年第9期)
其实张瑞敏只是作为上级公司的领导分管冰箱项目,是指导和帮助。如果事情做不了,他可以干脆放弃。反正他的职位和待遇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当时二轻工业局的领导也很着急,技术改造完不成。最急的是连厂长都找不到人当厂长。当时局领导也找了很多人谈,根本没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张瑞敏说,我来吧。
从这句话开始,一个日后会载入史册的神话写下了第一行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出任青岛冰箱总厂厂长。
这一年,他35岁。
2
两年了
到了张瑞敏冰箱厂,我没有自信。
当时厂里的情况怎么样?
厂里只有一条土路,连水泥都没有。下雨的时候,这里变成了一个泥塘。鞋子不系绳子,就会被吸进泥里,拔不出来。
厂房破烂不堪,门窗破旧,青岛冬天很冷,工人们干脆把窗框和门板都拆下来,在火堆里取暖。
进厂的时候只闻到一股恶臭,因为很多人都懒得到外面去上厕所,干脆就在厂里就地解决了…
一个摊子这么烂,谁能接?
除非是神。
张瑞敏也纠结了,犹豫了很久。他和他老婆说,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你在那里做得不好,我就不能回公司了。
他到达工厂后,拍了许多照片和录像。不是记录我会怎么换地方,而是想如果有一天我失败了,我要让别人看到,这里的基础真的差到没人能来。(见《张瑞敏回顾二十年》,张忠,1999年第2期)
但他还是来了。
张瑞敏做了三件事。
第一,整顿纪律。
冰箱厂有各种规章制度,但都没有用。张瑞敏模仿刘邦废除秦律,只与关中人约法三章的做法,重新制定了十三条条例。我们来看看这十三条的内容
大家注意了。车间内禁止随地大小便。可能只有一个学科需要特别强调。
有规则的。但当年的中国,一个普通的集体单位面临的情况往往是规定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说了但没有做,那仍然没有任何意义。
甚至不如什么都没有。
张瑞敏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敢于铁腕整治,没有敬意,不怕得罪人。
公告出来后,大家都没当回事。第二天,有人在工厂偷了一箱零件。
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很多次,大家都习惯了,也没有人去追究。但这一次,工人们发现情况变了早上有人违规,午饭前就贴了处罚通知,处罚很严厉。用张瑞敏后来的话说,我虽然不能砸了你的铁饭碗,但至少可以砸一点。
就这样,所有人都被杀了。
后来,张瑞敏干脆在工厂门口写上了恩格斯的话
所有进厂的都放弃一切自主权。
第二,克服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当时青岛起步太晚。该国已经确定了40家冰箱指定制造商,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大门几乎已经关闭。以及生产线的引进、贷款、外汇等。都需要各个部门的审批,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很多人劝张瑞敏放弃,说太晚了。但张瑞敏就是不信邪,还跑到北京。
那时候火车票很难订,但往往审批文件盖章很急,根本没时间提前订票。张瑞敏经常要赶到车站,买站台票,上车补票,经常是从青岛站一路到北京。后来有了经验,我会拿个小马扎,坐在过道里。
更难的是如何得到各个政府机构的批准和盖章。当年去省厅是出了名的难,丑,难。但张瑞敏跑了一遍又一遍,磨了一遍又一遍,拍了一遍又一遍胸口,还是一个个啃了下去。
有一次,北京下大雪,张瑞敏带队去某部门跑外汇审批单,办事人员不耐烦,让他们在外面等。于是张瑞敏一行人站在外面的雪地里等待。
几个小时后,店员无意中抬头望向窗外,看到张瑞敏还站在雪地里,头上身上都是雪。男子一方面深受感动,另一方面又觉得不好意思,当即签了字。
就这样,张瑞敏在引进的大门最终关闭之前,刚好抢到了西德企业利勃海尔的冰箱技术和设备。青岛冰箱总厂是中国冰箱项目一个定点单位。
从1985年5月开始,来自利勃海尔的部件和设备陆续被运到青岛。,5万个冰箱零件在青岛装运、组装和销售。年底,15条生产线终于到厂,立即开始组装,1986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第三,为了工人的福利。
张瑞敏刚接手的时候,工厂没钱给工人发工资。设备还没进来,生产暂时指望不上;找上级部门,哪怕一两次就能解决,不能一直找下去。所以我得自己想办法。
他去工厂旁边的生产队借钱。山东人豪爽好客,扶危济困不在话下,有个前提,你得先让人把你当朋友。在山东,让人家把你当朋友最快的方法就是喝酒。
生产队的人对张瑞敏说借钱没问题。看你能喝多少了。一杯酒要1——元。根据他在青岛看到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只杯子就永远不会是茅台杯,而一定是啤酒杯。
就这样,张瑞敏以胃为代价,买了几万块救命钱。那时候几万块钱已经非常多了。至少,工厂可以正常发工资,甚至给表现好的工人发5元10元的奖金。工人们的生产热情突然提高了。
,张瑞敏认为,工人之所以习惯在车间大小便,固然是人员素质的问题,但也是工厂设施不合理的问题。因为原来建的厕所离车间太远,工人尤其是夜班工人都不愿意跑到外面去上厕所。后来建新厂,张瑞敏要求厕所多,澡堂大,干净。
这样,青岛冰箱总厂很快就会起死回生。1985年,同年引进,同年投产,同年盈利,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奇迹。
1985年,该厂生产冰箱12224台,总产值1344.7万元,利润总额107.3万元。
1986年总产值7648万元,利税1083万元。
此时距离青岛冰箱总厂负债累累,发不出工资,差点破产,也不过两年时间。
三
铁锤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制造企业的黄金时代。
中国人民开始尝到改革开放的甜头,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可以说,任何家用电器,只要能生产出来,都卖不出去。即使是普通人也要抢购门票才能买到。
所以,1985年下半年,当利勃海尔冰箱开始从青岛冰箱总厂的车间里一台台走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工厂是活的。你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会活得很滋润。
那条生产线,根本不能叫生产线,应该叫“印刷机”。生产的冰箱每台1000多元,一出来就被抢购一空,简直像印钞票。
当时业内有句话一台冰箱可以用纸糊卖。更何况利勃海尔是当时亚洲第一批“四星”冰箱。以前所有冰箱都是二星三星级的。
,有一天,张瑞敏的一个朋友想买一台冰箱,他必须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这样那样的不对劲,过了很久,他又不情愿地拿走了一个。
张瑞敏怒不可遏,于是组织对厂里已经生产出来的冰箱逐一检查质量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400多台冰箱已经下线,其中76台存在各种问题。
根据当时的规定,产品可分为合格品、二等品和不合格品。有问题的冰箱可以作为次品低价出售。毕竟那是一个商品短缺的时代。对于客户来说,质量差总比没有好,只要能用就行。
但张瑞敏决定改变这种现象。他认为,如果次品可以出售,那么工人就不会重视质量。今天有76台问题冰箱,明天会有760台。
他有76台问题冰箱,上面贴着一张纸条,说这台冰箱有什么问题,是谁的责任。如果找不到负责人,就写组长的名字。然后把问题冰箱拉到一起,把工人叫到一起,下命令
不管是谁造成的问题,都是他自己打碎了冰箱。
工人们惊呆了。
当时就算是在低档,这些冰箱也能卖800多台。冰箱76台,可以提供全厂每个人三个月的工资。就在几个月前,为了给工人发工资,张瑞敏还得用命拼酒。
工人们哭着求张瑞敏,别砸了,别砸了。我想要它。我自己付的钱。
但张瑞敏铁青着脸,不为所动,继续砸。
,工人们流着泪打碎了他们亲手制作的冰箱。
这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未来,砸冰箱的大锤将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文物永久收藏。这件文物的编号是郭波收藏第092号
青岛冰箱总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1988年,琴岛-利勃海尔获得了中国冰箱史上第一个国家优秀金奖。1990年获得中国冰箱行业第一个国家质量管理奖金马奖。1991年入选首届“中国十大著名商标”。
1991年12月,青岛冰箱总厂与青岛电冷柜总厂、青岛空调厂合并,组建青岛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更名为海尔集团。
从那时起,海尔的名字逐渐响彻中国,并最终传遍世界。
四
行进
出生于张瑞敏的青岛,有一段特殊的历史曾被德国占领。入侵者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灾难和耻辱,但他们也留下了独特的城市规划、建筑和啤酒。
由于这种历史纠葛,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对德国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德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也有需要洗刷的耻辱。,这种洗涤不再是战争的报复,而是用其他方式打败他们。
在德国,张瑞敏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心路历程。
我去和利勃海尔谈判签约的时候,恰逢德国的一个节日,有人放了烟花。德国押运人员说,这些烟花都来自中国。虽然中国工业落后,你的四大发明很优秀。
德国人本来是想表扬的,张瑞敏心里不喜欢。他下定决心,“难道只能躺在老祖宗的四大发明上吗?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世界名牌!”
在谈判过程中,张瑞敏几次试图降低价格,但德国人不让。并说“那就别买了。我们日耳曼人不干。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将是世界第一。”(见《中国乡镇企业》张瑞敏《青岛日报》2015年11月27日)
生产线引进后,张瑞敏专门召开了全厂生产动员会,性病网给大家定了一个目标“不干就要争第一!”
这个第一不是中国第一,而是世界第一。
要知道,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大多数中国人要么羡慕外国,要么盲目崇拜外国,甚至很少有人平等相待,更别说在工业生产上打败对方,成为世界第一了。
1990年,海尔试图向德国出口8000台冰箱。,德国海关和商检部门不放行来自中国的产品,因为他们天生的不信任。后来海尔请来了德国专家,把海尔的冰箱和德国市场上最好的冰箱放在一起,撕掉所有标签,进行盲评。结果海尔在所有产品中得分最高,一下子征服了认真的德国人。
当时海尔出口德国2万台冰箱,价格比德国国产冰箱还贵。
1997年,在德国科隆举行的世界家电博览会上,海尔向12家德国经销商颁发了“海尔产品特许经营证书”。这是由外国制造商向中国经销商发放此类证书,由中国工业企业向外国经销商发放此类证书。
当时的合影中,海尔的人在前面坐成一排,经销商拿着证书在后面站成一排。后来一位中央领导看到这张照片,意味深长地说中国人真的是坐下就站起来了。
赢得德国市场后,海尔于1998年进入美国。这不是把产品卖到美国,而是直接在美国建厂。
当时中外合作的普遍做法是外国提供资金和技术,中国提供工厂和人力。中国生产的产品,如果要销往国外,只能帮别人代工,打上自己的品牌。还能赚大钱,为国家赚取外汇。
但张瑞敏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他说我要创品牌,不是赚外汇。
所以海尔进入美国不仅仅是把海尔产品卖到美国,更是直接到美国建厂!也就是说,我们提供资金和技术,美国提供工厂和人力。
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尝试。以前没有人成功过,也没有人认为张瑞敏能成功。消息传开后,社会上一片反对声。有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很能代表当时的主要观点。文章写道
对于任何对外投资,你要考虑的是你与对方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优势在于科技领先(包括制冷技术吗?)。在全球50个高科技领域中,美国有40多个在全球遥遥领先。其缺点是市场饱和,人力成本高。中国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劳动力成本低。今天海尔的所作所为,无异于舍己为人,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俗话说,优点是什么?(见《张瑞敏的内部培训》,李亚萍,《提醒张瑞敏》杂志,1999年7月)
平心而论,这种想法在当时并没有错,甚至属于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主流观点。
,世界发展的真相是,悲观者永远是对的,乐观者永远是成功的。
面对种种质疑,张瑞敏不为所动。他说,我们研究过,根据法律,在国外设厂至少需要8年才能扭亏为盈。那我们准备损失八年时间。
但更难抵御的不是失败的风险,而是巨大的诱惑。当时美国经销商和张瑞敏说,为什么要自己建厂?直接在中国生产,带到美国,打上我们的品牌。我会帮你卖得更贵,卖得更多,让你的
张瑞敏说如果我赚这么点小钱,我在世界上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品牌。(见《中国企业家》,刘玉海赵文,《经济观察报》,2017年4月)。
后来张瑞敏和海尔咬着牙坚持下来,输了10年。压力最大的一年,由于海外项目的拖累,整个集团的利润率下降到1.2%,几乎到了亏损的边缘。
但10年后,海尔成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五
靡刂
1995年,海尔提出了一个目标成为世界500强。
当时海尔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5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但换算成美元,只有1.81亿,比世界500强一名道康宁的22亿美元低了12倍多。
这个数据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换算成工资来比较假设你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月薪18000元。公司里P8以上的老板一个月能赚22万,然后你说你的工资要超过他。是不是瞬间感到绝望?
张瑞敏敢提。因为他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心。
他的自信来自于公司过去几年的快速成长。而这些快速的成长,来源于他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说马云用眼睛捕捉了中国的电商时代,创造了阿里巴巴的神话,马用产品能力创造了腾讯的神话,QQ和微信,社交软件之王,曾经用搜索技术和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创造了百度的神话,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张瑞敏创造了海尔的神话呢?
想了想,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张瑞敏凭借管理能力创造了海尔神话。
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的口号论,传统制造企业想要保持爆发式增长,或者发明了一个或多个很多人需要的重要产品,比如爱迪生;要么可以大幅降低一些大众消费品的生产成本,比如福特;要么依靠强有力的营销来维持产品的高销量和高利润,比如宝洁。
如果以上都做不到,那就只能靠管理能力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人的创造力和潜能,达到最好的产品质量,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比如日本的丰田。
张瑞敏接手青岛冰箱总厂的时候,中国有很多做冰箱的企业,甚至国家扶持的40家企业,还有无数做其他电器的。更何况还有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知名品牌虎视眈眈。
后来海尔为什么跑出来成为世界第一?
在我看来,张瑞敏38年的管理策略,一句话,就是激发“自我驱动”。
在职业生涯的前半段,也就是1984年到2005年,他的管理关键词可以概括为“梦想”、“责任”、“习惯”;后半段,也就是2006年以来,除了上面三个字,再加一个“自治”。
给我举几个例子
1985年,张瑞敏带着20名员工去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培训。当时他们和全国两个地方的其他兄弟单位一起去上培训班。
那时候出国不容易,大家出去后会花很多时间玩,购物。只有海尔的人认真学习,每天学习到12点甚至凌晨2点,甚至周六周日也是如此。德国专家不禁感叹,青岛人就是和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
回国造好冰箱后,还要去市场。当时为了让冰箱进北京西单商场,张瑞敏带队去公关。西单商场的采购负责人一点也不喜欢青岛这家小厂的产品,但经不起张瑞敏的折腾,最终同意去参观。
到了张瑞敏等人住的酒店,他看到十几个人住在最便宜的房间,因为楼上卫生间漏水,他们不得不打着伞上厕所。但这十几个人正围着中间的一个冰箱,眼睛闪闪发光。
这位负责人当场决定进入海尔的冰箱,因为他看到这些人的身上表现出一种不一样的精神。这样的人做出来的产品肯定不差。
类似的情况还有好几种。有外商来中国考察投资合作事宜,全中国都做了一圈,选中了海尔。原因很简单。他偷偷摸摸进海尔工厂的备用模具组,发现上面没有灰。
还有一次,在广东,一个海尔的员工在给客户送货的时候,车在半路上抛锚了,距离客户家两公里。当时是夏天的中午,没有别的车经过,他就搭不到车。,员工冒着38度的高温,扛着75公斤的洗衣机,走了两公里,及时将洗衣机送到了客户家里。因为这件事,他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过了一个月才消失。
为什么这些普通员工学习那么自觉,工作那么认真,服务那么拼命?
是因为张瑞敏不断灌输他们的梦想,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习惯。
在梦想层面,张瑞敏不断对员工说,我们要做第一,要做世界500强,要打造中国名牌,要推出“中国制造”,要去发达国家和最好的棋手下棋。
他从不因为现实条件的缺乏而限制自己的想象力。当你负债147万,发不出工资的时候,你敢引进投资1000万以上的大项目;生产之初,我敢说我要做第一;当你连500强一名的风都摸不到的时候,你说要进500强;当全世界都不认可中国品牌的时候,敢玩“海尔中国制造”.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把这当成自己的梦想,而且有能力把他灌输到员工心中,成为全公司大多数人的梦想。
在责任层面,除了砸76台问题冰箱这个经典的例子,张瑞敏还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比如,为了鼓励员工的微创新,他会以做出创新的员工的名字来命名那些创新的东西,于是海尔就有了“小令扳手”、“闫芳镜”、“秀峰持卡人”等发明。
张瑞敏的得力助手杨绵绵也是他的忠实支持者。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她发现一根头发残留在冰箱里。随即全厂停产整顿,将已装箱发货的冰箱全部叫停,打开复检,无问题后放行。
在习惯层面上,张瑞敏有一个最著名的管理方法,那就是“天天干完,天天明,天天高”,大概意思就是今天的工作一定要做好,今天的工作一定要比昨天的好,明天的目标一定要比今天的高。
在我看来,如果谁能做到这三点,他未来的成就将是巨大的。如果一个企业能做到这三点,就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问题是,虽然有一天做这样的事情并不难,坚持做下去就特别难了。所以,张瑞敏的一个想法是“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都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上述一套文化和做法,被张瑞敏为OEC管理法则,不仅帮助海尔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多次帮助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上世纪90年代,许多地方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海尔先后收购了18家企业。
企业并购一直是个大问题,成功的很少。,海尔的18次收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令人惊讶的是,海尔在没有任何资本或设备投资的情况下收购了这些企业。每次都是派几个人去抄海尔的OEC管理法,然后让对方扭亏为盈,重获生机。堪称奇迹。
海尔的做法,被称为“激活钩鱼”,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全世界管理界和企业界的案例。多次登上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讲台,得到全球顶尖管理学者和企业家的认可。
但张瑞敏并不满足。2005年9月,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企业运营模式,命名为“一人一人”。
所谓“人合一”指的是员工,“人合一”指的是客户的需求,“人合一”指的是人与用户需求的紧密联系。
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张瑞敏能打破传统企业自上而下,一级指挥一级的“金字塔模式”或官僚体制,形成全新的“网络化”运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家自己找市场需求,自己找客户,抢订单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获得利润。
为了实践这种模式,张瑞敏打散了海尔原有的组织架构,原来的高管和员工组成创业团队,变身“平台主”、“小业主”、“创客”,连财务、行政等后勤部门都要自己“找单”,自己创造利润;海尔从一个生产产品的公司,变成了一个培养创客、服务创客的平台。
用张瑞敏的话说,“人人都是CEO”。
为了实践这一模式,海尔在2013年直接裁员1.6万人,占公司全体员工的18%,2014年又裁员1万人。但按照海尔的说法,这些人不是下岗,而是想改变身份,要么成为海尔内部的创业者,要么因为不适合创业而离开。
从2006年开始,张瑞敏的大部分思想可以说是花在了人与人合一的研究和实践上。他认为世界产生了两种改变世界的顶级管理思想或模式。第一个是以福特为代表的流水线,第二个是丰田创造的精益生产,现在他正在创造第三种模式人和个人的一体化。
经过海尔十几年的发展,人类的团结已经被张瑞敏运用到日本和美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白电公司和美国通用家电(GEA)后,就像之前国内的并购一样,不注资,不带设备,甚至现在更进一步,甚至不派人,直接把“一家一户”的模式给对方,要求全面执行。
三洋白电和通用家电在被海尔收购前连年亏损。,在海尔迫使他们进入“一体”模式后,三洋用了8个月的时间扭亏为盈,而通用家电则出现了6%的负增长,利润率从同年的5%降至22%。合并五年后,GEA的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利润几乎翻了三倍,而这些人和设备依然如故。
这些成就也让人类与个人的融合成为世界竞相研究的模式,让张瑞敏成为堪比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中国输出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第一人韦尔奇等世界知名企业家的“管理大师”,甚至为英语贡献了一个新的管理词汇“仁丹合一”。
在中国,这一套做法也引来了诸多争议。不仅外部无法理解,内部很多人也无所适从。在网上能找到的关于“在海尔工作是怎样的体验”的回答中,多数是各种批评。
比如2019年的“海尔午睡事件”,海尔辞退了4名午饭后午休的员工,一时在网上引起了嘲讽。996年,海尔被一些人称为“当代周皮皮”,甚至有极端声音称海尔为“青岛第二监狱”,以表达对其的不满。
六
老兵
本世纪初,张瑞敏一度达到了成名的巅峰。在中国,他的产品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负面新闻。因为海尔为中国和中国品牌在全世界赢得了荣誉,他几乎是一个民族英雄。
在当时的人们心中,他的地位和成就不亚于2004年前后的柳传志和2018年前后的任。甚至有一部电影名叫《张瑞敏我阅读是实用主义》,专门用来歌颂他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马云、和马占据了舞台的中心。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是雷军、王兴、张一鸣、黄征的天下了。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除了董明珠继续以非常高调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其他人基本都隐藏在海量的信息之下,很少看到关于他们的新闻。
除了少数投资者、管理研究者、业内人士和财经媒体从业者,大众对张瑞敏和海尔的关注基本已经很少。只是隐约觉得张瑞敏好像落伍了,海尔好像没落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就公司而言,海尔连续12年被评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连续三年攀升世界500强排名,目前排名第405位。
虽然这个排名不高,你要知道,进入500强排名的“海尔之家”只是海尔集团的一部分。除了海尔之家,海尔大家庭中还有很多上市或准上市企业,如海尔电器、海尔生物医药、盈康人寿、固特异、雷神科技、青岛吴优等。
所以海尔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越来越强。
个人认为,张瑞敏在国际上的名气可能比国内大很多。全世界排名前10的商学院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商业案例,世界顶级的管理思想家都对他赞不绝口。比如迈克尔波特称“张瑞敏为伟大的战略思想家”,加里哈默认为“张瑞敏的思想具有颠覆性和超前性”。
中国知名财经媒体人秦朔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很少有企业家在管理方面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只有张瑞敏的人的融入,才真正产生了世界级的管理影响。
秦朔说他参加了一些国际讨论。那些世界级的管理科学家,比如加里哈默,听说张瑞敏在中国被质疑的时候,感到非常愤怒。他们无法理解你(中国人)身边有这样一个婴儿。为什么还质疑?(见深圳卫视《首席执行官》第二集《海尔集团张瑞敏破茧重生》,陈舒婷主持)
在我看来,张瑞敏的追求早已超越了制造一个好的产品或者建设一个好的公司,而是进入了“求道”的层面。
他要求的是“管理之道”。
甚至可以说,张瑞敏是为陶而生,而不是海尔。海尔只是他实践的一个平台;海尔的成功只是他实践道的一个结果。
张瑞敏说,福特模式的人是“经济人”,丰田模式的人是“社会人”,合一模式的人是“自主人”。
分析自信可以发现,张瑞敏的三种模式中的三类人,恰恰暗示了人需要处理的三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从哲学上讲,这确实是不同层次的递进。不知道张瑞敏有没有想到这一点。
目前,张瑞敏已经73岁了,他还在求道的路上。他的方式在海尔和被收购的企业都取得了成功,否会长期成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而张瑞敏的梦想远不止这些。他不仅希望“合一”在海尔取得成功,也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推广开来,成为全世界企业都可以使用的东西。
中国古人讲究“三仙”。如果我们认为“三仙”并不局限于政治、军事、文化领域,而是可以延伸到商业领域,那么张瑞敏的追求就已经超越了海尔的功勋,而不得不走向更高的层次,去说实话,去做表态。
这个理想,大是大非,他能实现吗?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他曾经在很多场合引用过的一句话“老兵不死,只是淡出舞台”(他们只是淡出,出自一首美国歌曲,因被麦克阿瑟引用而出名)。
作为一个73岁的老人,张瑞敏迟早会淡出舞台。
但作为企业管理的老手,他永远不会死。
更多关于中国100个著名商标(国内著名商标)的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