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哪年上映(唐山大地震几几年上映的)
唐山大地震哪年上映(唐山大地震几几年上映的)、本站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出唐山大地震哪年上映(唐山大地震几几年上映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1976年初,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
这一年,中国抗战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将军去世。
这一年,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逝世;
今年,河北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的地震。地震持续了约23秒,导致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太多惨痛的事情,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尤其是历时仅23秒的唐山大地震,摧毁了整个唐山,为成千上万生活在千千的人们种下了几十年的“余震”,以至于多年后,他们依然无法面对跋山涉水、险险逃生的痛苦。
2010年,电影《唐山大地震》全国上映。影片上映后口碑良莠不齐,豆瓣评分停留在7.7。
这7.7分有多少是“情感分”,多少是“技术分”,不得而知。
而是套用豆瓣网友的一句话唐山大部分人都活得很舒服很踏实,因为他们都死过一次。你们在看电影,而我们唐山人在看自己的过去。
这一次,冯小刚以“以小见大”的故事模式,双线叙事,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后两兄妹两个家庭的故事。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其实很好。
有多少人,经历了23秒的地震,32年后依然无法与自己的“地震记忆”和解?
有多少人,盯着电影7分钟的地震画面,带着迷茫假装理解,认为这是一部煽情、低俗的灾难片,片名与事实不符?
他们看到的是“灾难”,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因果。
就是因为电影里这个7分钟的地震画面,后面才有了100多分钟的“地震记忆”。
虽然冯小刚没有用“余震”这个词来命名这部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余震”展开的,只是“余震”在电影中的表达和小说中有所不同。
01.不同的叙述视角《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张玲的小说《余震》。虽然大部分情节设定、细腻情感、故事原型都能一一对应,但小说表达的“余震”和电影表达的“余震”却是天壤之别。
最重要的是,电影悄悄地把主角的视角换掉了。
小说里的女儿不叫方凳,叫小灯。
小说开头,小邓第三次自杀后被转诊到心理治疗科。医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与小邓的第一次谈话,引导小邓配合治疗。
但在小说中,叙事不是按时间顺序,而是把所有的时间点都打乱,用倒叙的方式来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故事的主角永远是小灯。故事以一盏小灯的视角,描述了她在那23秒后32年的“余震”,那是她被这场天灾摧毁的完整人生。
小邓自杀三次,她却报警求助,很矛盾。她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她想活下去,所以每次她鼓起勇气自杀的时候,都会向别人求助。
而在电影中,视角却悄悄放在了“母亲”元妮身上,元妮成为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关键。,与小邓的多次寻死不同,袁妮并没有像那次余震那样早地握住丈夫的手。在那种情况下,当她选择她的儿子时,她已经死了。
活着只是留下一具躯体,为她的丈夫和女儿赎罪,为方嘉赎罪,并在儿子长大后照顾他。
所以元妮总会在老公女儿的遗像前放些香烛,在盆里泡些西红柿。每年,她都会买两本教材和教具。每年她都要经过方凳的小坟,把课本放进去。每年她去看望他们父女的时候,总是一遍又一遍的说她的新家在哪里,怎么回家。2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家。
方达不肯带她走,要给她买房子。方达让她找个老婆照顾她,她不愿意。
小说里,从小邓的角度,妈妈选择了我弟弟,放弃了她,而电影里,从袁妮的角度,她自己杀了自己的女儿。
虽然影片在故事处理上尽量向小说靠拢,但这只是叙事角度的替换。其实可以看出,大地震后留在他们心里的“余震”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02.“余震”伤害的区别。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有一个相同的细节,就是小灯和方凳的头疼。
小邓的头疼,悄悄地跟着她,让她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地震的痛苦。这种痛苦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精神上的,而小邓是精神上的,肉体上的。
,她的这种头痛很可能是当年地震受伤后的创伤后遗症。30多年来,这种头痛是她一次次无意识的心理暗示造成的。
在小说中,针对小灯的痛苦,有一段特别的描述
她曾经参加过一个著名医学院组织的疼痛治疗实验,一位研究成果突出的医学专家让患者逐一描述自己的疼痛感受。有人说针刺。有人说昆虫会咬人。有人说锥子钉。有人说刀伤。有人说绳子是勒死的。
轮到小邓的时候,小邓想了很久才说是打——的重锤,是建筑工人或者铁匠用的长柄方脸的大锤。不是直接,而是经过几层铺垫。所以,疼痛不是小面积的尖锐刺痛,而是弥漫性的、隐隐作痛,并伴有巨大的回声。就好像她的脑壳是一个柔软劣质的橡皮球,每一锤打下去都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弹回来。撞上去很疼,弹回来又是一个。
因为这种对痛苦的特殊描述,专家只能沉默良久,说“你是小说家吗?”这个问题。
讽刺的是,因为这种症状的蝴蝶效应,她真的只能成为作家。
因为你不能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工作,正常的恋爱。
13岁时,养父的“性侵”行为让她对人性产生了更多的怀疑。她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哪怕她亲如父女,哪怕她有血缘关系,她也不能感到轻松。
地震过后,她像一个冰冷的人,像火山爆发,时而冷漠,时而焦虑,但她从来不流泪。
一个不会哭的女人,一个总梦到灾难的人,一个总觉得头疼欲裂的人,但别人只把她当成小说家的幻想。很难想象她的32年有多可怕。
而电影中,元妮的“二次伤害”是什么?
一开始,元妮活不下去。是她的丈夫逼她活下来的。但当她用手去拉被压着的丈夫方大强时,方大强此时是否还活着,电影里并没有说清楚。
,一次强烈的余震袭来,元妮的手没能抓住,她眼睁睁地看着方大强的痛苦被废墟吞噬,导致元妮崩溃,大喊“天啊,你这个混蛋”。
她第一次看着自己最爱的人死在自己面前。
然后,面对选择儿子还是女儿的问题,她不停地说“救救大家……”,但这场灾难没有给她任何喘息的时间。如果她不救,他们谁也活不了。如果她没有重新选择,他们会去救别人。这种认知揪着她的心。
当她说“救救我哥哥”的时候,她的“余震”才真正开始。
电影里有很多眼泪,有点憋不住的人大概会一直哭下去,但就算很多人能忍住,电影快结束的时候,袁妮还是跪在方凳前,说出那些“牢骚”。坐在屏幕前的人还能忍住吗?
给地震灯笼带来的“二次伤害”是她在生死之间选择了死亡,也是她试图开始新生活的痛苦,拼命抓住养父母的情感纽带,却被养父送进了地狱。这里的二次伤害是地震后她心中的“余震”,是一个未解的人生难题。
地震给元妮带来的“二次伤害”是,她不得不看着废墟吞噬丈夫,不得不在儿子和女儿之间做出选择。
这是一个伤害1000人,伤害800人的选项。被选中的人受苦,被选中的人,不是吗?
03.不同的和解方式“脐带,你终于剪断了脐带。”
这是小说里的一句话,小邓的心理医生在激动的时候说的。
小说里的小灯,困扰了自己30年。她不哭也没有眼泪。她一直以为自己有病,导致泪腺堵塞之类的,治疗后发现不是。
她没有任何外伤,但她浑身不舒服。
在给她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医生鼓励她在梦里推开窗户,让她哭,让她正视7岁前的回忆,告诉她无论跑多远,都逃不出自己的影子,让她回到生她养她的地方。
后来,她真的回去了。
在一栋被周围高楼挤压的旧二层小楼里,我看到了两个七八岁名叫“邓吉”和“年登”的孩子,还有一个五六十岁的女人。
之后她会哭,她给心理医生的信息是,她终于推开了一扇打不开的窗户。
脐带被剪断是什么感觉?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每个人出生,附在母亲身上的脐带都会被剪断。
小邓在心理医生的治疗下剪断了自己的脐带,脐带,寓意着,就是她的新生命。她像新生儿一样,与自己的“地震记忆”和解,重新开始。
电影的结局,和解的方式不一样。
小说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述小邓与母亲和弟弟的成长经历。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小邓的震后创伤。
但在电影中,是双线叙事的方式,着重刻画母亲、女儿、儿子的生活。
他们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承受着同样的痛苦。
小邓很幸运,邓芳有一对伤透了心的养父母。虽然他们在大学里也遇到了渣男,但他们一起散步,最终遇到了一个爱她的男人。
可以说电影里的方凳很早就开始自愈了。故事讲到这里,看起来其实已经足够完成了,但实际上,还不够。
如果方凳长期生活在国外,永远不回国,她的整个人生将永远充满被抛弃的坎坷,弟弟和母亲将在沉重的痛苦中度过一生。
如何在这个时候把结局联系起来,让他们三个互相认可,电影的处理结果就艺术了很多。
小说里是2006年,也就是30年。电影里是2008年,也就是32年,23秒的毁灭,32年的和解。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邓芳和方达赶到了救援队。
历史似乎惊人地相似。经过艰难的选择,一位母亲为了救女儿的命,放弃了自己的一条腿。即使她女儿将来可能会责备她,她还是这样做了。
而旁边的方凳,也许直到这一刻,才体会到妈妈的难处。她和方达兄妹32年的重逢,其实是在一堆破墙中。
回到唐山,当她拿着西红柿,转身看到元妮跪在她面前向她道歉的时候,他们的“余震”才真正结束。
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新中国以来最大的两次地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是无数人无法抹去的伤痛。
不是每个人都能最终与自己的“地震记忆”和解,但至少,《唐山大地震》似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有些痛,只有把伤口撬开,挤出脓血,才能真正愈合。如果连面对他们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在无形中割断牵引着自己的脐带,完成新的人生呢?
更多关于唐山大地震哪年上映(唐山大地震几几年上映的)的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