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又琪哪年的超女,安又琪那一届超女前三名都是谁
01
看《乘风破浪的姐姐2》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久违的身影。
第一届超女冠军安佑琪那年才22岁。
作为第一届超女冠军,安佑琪是真正的成功,但这只是昙花一现。
超女之后,有个性有实力的歌手多了,安佑琪“成了娱乐圈的普通人”。
在那段沉寂的岁月里,她做了很多尝试去寻找新的出路。
客串电影、配音、商演、服装品牌,安佑琪的职业范围越来越广,但她也越来越不红。
甚至在33岁的时候,她还参加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相亲节目,当时的噱头是“让超女冠军安佑琪十周后结婚”。
但除了一波谩骂,她的事业依然没有太大起色。
于是,当安佑琪在飞机上确认收到《浪姐2》的邀请时,她当场崩溃哭了。
真的是这个机会。这对她来说太珍贵了。
但现实就是爱捉弄人,越输越输,结果就越不尽如人意。
演唱环节,表现一般,周笔畅评价是“进入状态前就接近尾声”;
在舞蹈阶段,忘记了自己的动作,不知道如何即兴发挥,就这样把一个小错误变成了一个大灾难。
,在30个姐妹中,我取得了倒数第二的成绩。
简单来说,作为一个选秀冠军出身的职业歌手,发行专辑,却被一波半生不熟的演员打败。
在自己应该最擅长的领域,接连犯错,安佑琪的风浪之旅显然并不顺利。
看完安佑琪的舞台,很容易让人想起她们班的超女张含韵。
去年凭借《浪姐》成功翻红的张含韵,在爆发后也沉寂了多年。
但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当张含韵走上舞台时,她的业务能力明显提高。
面对多年的不红,张含韵并不像安佑琪那样不甘和迷茫。
读书,学英语,演配角,练歌舞,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下了很大功夫,终于看到了曙光。
采访中,安佑琪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她说她在商演度过了大部分时光,奔跑了很多年,这让她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灯光舞台。
事实上,话道出了职场的残酷真相
你的专业水平是你的基础。
正如职业精神在《终身成长词典》中指出的
专业是21世纪生存的唯一途径。
02
刘润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4年前,刘润从徐家汇赶到机场,在罗梅大厦前找了一辆出租车。一辆大众发现了他,很专业地停在了他面前。
司机问“请问你要去哪里?”
刘润“机场。”
司机说“我在徐家汇只做两个地方罗梅大厦和均瑶大厦。
在我见到你之前,我在罗梅大厦门口绕了两圈,我看到你从办公楼里走出来。"
刘润说“你有办法!”
司机说“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
刘润突然产生了兴趣“什么科学方法?”
司机又谈
“要懂统计学。我已经做了精确的计算。每天要开17个小时,每天要给公司交380元,每天需要210元左右的油。平均每小时费用34.4元。
成本不能以公里计算,只能以时间计算。我做过数据分析,每个乘客车厢的平均空转时间是7分钟。这一天如果老是问客人起步价就赚不到钱了。
所以通过选择停车地点、时间、客户来决定你要主动去哪里。"
开了10年车后,刘润第一次遇到了一个看起来像“成本会计”的出租车司机。
刘润问他“那你怎么选择?”
司机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天在人民广场,有三个人在前面招手。
一个是年轻女子,拿着一个小包,刚买完东西;
一对年轻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
第三个是一个男的,里面是天鹅绒衬衫,外面是羽绒服,拿着笔记本包。
我毫不犹豫地停在了这个人面前。
为什么选择他?
因为当时是1点前十分钟,所以女孩中午溜出去买东西了。估计公司很近;这些男人和女人是游客。他们什么都不拿,也不会走远。
而这个人拿着笔记本电脑,大概是出去办事了。估计这个时候他出门就不会在附近了。
我真的被忽悠了。他去了宝山。"
司机对自己独特的操作方式很有心得。他说
“用科学的方法和统计数据做生意。每天在地铁站排队怎么赚钱?
一个月挣500元怎么养活老婆孩子?这是谋杀!你全家的慢性谋杀。
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聪明人,聪明人通过学习知识可以变成非常聪明的人。
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可以通过学习知识成为天才。"
这位名叫藏钦的出租车司机给刘润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
而他自己,因为把出租车开到了极致,一个月的收入是其他出租车司机的三倍。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句话“任何一个行业,1%的人拿走了99%的蛋糕,剩下的99%靠1%的蛋糕生活。”
现代职场,最怕的就是一辈子无所事事,用“行情不好”“行情低迷”来安慰自己。
你见过的成功人士越多,你越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
当你开始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不断的提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你想要的就要慢慢来。
03
给想提升能力成为专业人士的你的2点建议。
少做“假工作”
谷歌2006年在中国
设立分公司后,通过与美国总部对比,就发现中国研发团队产出很低,出工不出活。
评估显示,北京3-4个工程师产出,还抵不上总部1个工程师。
可问题是,谷歌中国的工程师并不清闲,每个人都很努力,但就是产出量不高。
后来,经过诊断才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程师团队比较年轻,缺乏工作经验,不知道怎样找到并优先完成最重要工作。
换句话说,他们把太多时间花在了“伪工作”上。
何谓伪工作?
这个“伪”就体现在,虽然忙忙碌碌,但工作成果很少,即便有,也是以低价值为主,个人能力处在低水平,缺少竞争力。
伪工作者并不是懒人,恰恰相反,表面上看,伪工作者忙碌一整天,甚至还加了不少班。
可如果遵循成果导向,问问“你究竟做了多少贡献?你产出多少成果?”,就会发现那些充实感充满“虚假性”。
避免成为伪工作者,前谷歌搜索主要开发者之一吴军博士,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员工要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基础上去工作。
二是,员工要明白,积极工作(而不是消极完成任务),最大受益方是他们自己。
得过且过,短期上看是钻了公司空子,长期来看是双输。也许公司还输得起,个人却是输不起。
少做“伪工作”,学会挑价值最高的事情做,才真正有利于自我提升。
践行专业主义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说,过去旧的经济世界中,眼睛能看到、手能触摸到的“有形”活动,能够创造出财富。
比如,服务行业利用建筑物或交通工具,提供服务等。
而在21世纪,商业竞争却像是“看不见的新大陆”。
以前起主要作用的有形活动依然存在,眼睛看不见、手触摸不到的无形活动,将成为主流。
比如说,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潮,已经波及到金融行业。
大前研一指出,作为个人,要想在“看不见的新大陆”下生存和发展,打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人唯一的依靠,只有专业。
现代职场,你的专业水平,才是你最大的底气来源。
04
最近《山海情》播完后,导演孔笙成为无数人“膜拜”的对象。
从业多年,从《闯关东》、《父母爱情》到《琅琊榜》、《大江大河》,孔笙的作品部部经典。
有业界人士这样评价他
“中国电视剧界,孔笙排第二,恐怕没人敢排第一。”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孔笙拍的剧都这么好看?
答案很简单,就一句话“做什么都得像那么回事儿。”
这也是孔笙组建拍摄团队时,始终坚持的价值观,每个进入他团队的人,就得符合这一要求。
“做什么都得像那么回事儿”,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你得足够专业。
从不“翻车”的孔笙导演,也让我发现职场最大的潜规则
所谓高手,就是下最笨的功夫,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想跟大家分享一句很有感触的话
“这世上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
和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