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格瓦拉为什么叫窃格瓦拉,窃瓦拉格出来了吗
我要说明一下,其实今天的文章是几天前写的。
本来打算昨天发的,周扬青和罗志祥的瓜太大了,我就成了吃瓜人。
但说实话,从内心来说,我更喜欢今天文章的题目。
虽然不敢恭维,但我还是更愿意透露一些生活的真相,希望能给你带来收获和启发。
流量背后的荒诞故事,要从“偷格瓦拉”说起。
2015年,他偷了6辆电动车。被发现后还和业主打了起来。
坐了四年半的牢,几天前出狱了。
几个网络名人公司的30个老板开着保时捷和法拉利到村里骚扰他。
家里人太多,我坐了七八桌。
四川一家公司甚至开出了1500万元的年薪,想签下他成为网络名人。
如此巨大的外观甚至让他感到困惑。
他的走红只因为一句话
不可能工作,这辈子都不可能工作;
看守所里面的感觉比家里好多了;
在座的都是有才华的人,讲得好,很喜欢。
更神奇的是,百度“戒赌吧”的400万会员,把他当做“精神领袖”,捧上了神坛。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问
时代真的变了吗?小偷为什么能成为网络名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近因不喝粥而被称为“崇洋媚外”的张文泓。
一位网友说,“贼鸡犬升天,医生却被诅咒。这个世界怎么了?”
很多同行的文章都在批判娱乐至死的悲哀和扭曲价值观的丑恶。
这些都不错。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在这荒诞的背后,隐藏着哪些见不得人的秘密和鲜为人知的秘密?
让我一个一个给你看秘密。
周丽淇有多可悲?周丽淇的家庭有6个孩子,2个女孩和4个男孩。周丽淇是第五个孩子。
他的姐姐在一次采访中说
“父亲的想法是多生孩子,多祝福。妈妈是个不懂避孕的傻子,就一直生。,孩子多了,她带不过来,教育不到位。”
当时奶奶还在的时候,一家九口人在吃饭的时候端了四碗炒辣椒上桌,瞬间就抢的干干净净。
可想而知,说“看守所比家好”,抛开戏谑,可能真的另有隐情。
可能那个地方叫“家”,既不养也不教,吃不饱饭。
没有家庭的关心和指导,走上社会的周丽淇变得更加边缘化。
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没有一技之长,周丽淇不得不在社会上盲目地游荡,但他处处碰壁。
周丽淇的哥哥曾经感叹道
“我弟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令他遗憾的是,他进入社会后,没有遇到任何好人来引导他走上正道。”
他妹妹周红曾经想过开店做生意,家里负担不起,房租又贵,只好回去工作。
周家辛苦了很多年,好像也没攒下什么钱。
希望之路,被现实阻挡,可能是他拒绝工作的原因。
看周丽淇接受采访的视频,不难发现,他对看守所的感情可能真的有些依赖。
毕竟走进看守所,每天有固定的饭吃有固定的住处,衣食无忧。
甚至,暂时逃离社会。
可惜人一辈子都要走进社会。有的人如鱼得水,有的人就是融入不进去。
周丽淇是后者。
记得问他出狱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和往常一样,他以平淡的语气回答道
“现在我出来了,我想家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果我拿不到钱,我就盖房子,做个守法公民。”
前半生清了,就算想逃,也还是要想着怎么活下去。
毕竟谁又能真正的逃避生活呢?
中国有数不清的“周丽淇”。其实除了偷格瓦拉之外,还有无数这样的人在用逃跑来重复自己的人生。
在深圳龙华区静乐新村海鑫鑫人力资源市场附近,有一群农民工被称为“三和大神”。
他们居无定所,以做临时工为生,拿日薪,号称“一天能玩三天”。
这些人往往负债累累,与家人联系很少。有些人连身份证都没有。他们可能丢了,也可能被骗了,也不在乎。
也正因为这样,我不能实名买票,就名正言顺地留在了三河地区,不考虑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三河可以说是堕落的天堂。
因为低消费、低收入,聚集了一批逃避现实的农民工。
以下是
5元一碗的清汤面;
“双喜”牌香烟五毛钱;
两升“青蓝”牌水;
一张睡十五元一晚的床。
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到这里。他们可能只是想短期逃离,却很难回归社会。
有个采访对象叫宋春江,总是一副大大咧咧的“倔强”样子。
他说
“我曾经很有斗志。去年还有点斗志。这一年,什么都没剩下。大神的特点就是不想干活。第一点是懒,第二点是工资太低,不想工作太累,不想工作,几天不吃饭。”
另一位大神文华在接受采访时说
“三和就像一个漩涡。进来容易出去难。”
逃离,跌倒,习惯了,人就再也出不来了。
有一种思维模式,叫惯性思维,指的就是这个。
一个人一旦下定决心,就很难摆脱。
这里的人们有无数的理由来解释这种逃避
学历低,家境不好,工作制度不合理压迫人。
事实上,
这根本原因,说出来,就是一种痛苦。
他们无法不承认,这样的逃毫无意义。
我们可怜他们,却也觉得可悲可气。
毕竟也有人走了出来,从“三和”,变成了“大神”。
不是不能改变,而是愿不愿意改变。
本国之外,邻国日本似乎有着更多的逃避一族。
他们比三和大神更加夸张,甚至不工作、不出门、不社交。
最高记录者,蛰居时间长达40年。
在无数个霓虹灯照不到的地方,有超过一百万这样的“失踪人口”,从拥挤的社会生活中悄然撤出,终日闭门不出。
这些人里,有的是遭遇校园暴力后不愿意去上学的孩子;
有些则是成年人,因为失业或者求职失败,回到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勇气出去。
有一名叫Onishi的18岁东京男孩,他已经三年没离开过房间了。
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或者看漫画,拒绝与任何人交流。
这样的生活让他身体严重透支,最终不得不接受治疗。
而他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仅仅是因为竞选班长失败。
自那之后,他就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来。
他很清楚自己是在逃避
“我知道自己这样不正常,但我一点儿不想改变,因为这样才让我感到安全。”
他们就像躲在笼子里的仓鼠,一旦失去笼子,就会不知所措。
父母离异、考试失利、感情创伤,说到底,这类喜欢用逃避解决问题的人,都曾有过特别不好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被自我心理放大化,都有可能让他们产生“我不如人”的挫败感,进而陷入逃避的死循环中。
但这样真的好吗?
答案显而易见。
我们不否认,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
只要他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种生活方式,那么这样宅家啃老也未尝不可。
但如果他只是陷入恶性循环过久,彻底沉醉在了这样麻木的生活中,无力挣脱。
那么,这本质上就是在逃避生活。
逃避只是温水煮青蛙,感觉良好,但也无异于慢性自杀。
可以不逃避吗?
其实,前面写了那么多,无非就是想让大家正视“年轻人正在逃避”这件事。
或许你没有为了逃,做出上述几种极端的事,但你一定有过逃避的经历。
比如
不想面对家庭时,用类似加班的借口在街上徘徊逗留。
莫名其妙情绪低落,逃避上班,不想出门,躺在家里混日子。
用几句“逃避可耻但有用”的毒鸡汤麻痹自己,放任生活变得越来越差。
这也是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中,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玉子在经历的一切。
她在一整个春夏秋冬中,宅家啃老,吃零食、打电动,等待着所谓的“机会”。
也有一些看似失败的尝试
偷偷填简历、拍写真照,却始终带着一副不求上进的丧脸。
爸爸在餐桌上说
“等这个夏天结束了,你就从家里搬出去吧。工作也好,游手好闲也罢,先从家里出去。”
玉子在经历了沉默、委屈、愕然之后,最终回答了一句“合格”。
这个“合格”,其实是在给战胜逃避的自己打分。
她终于有胆量,面对自己的生活,并且愿意做出哪怕一点点改变。
而这就已经足够推动新生活的多米诺骨牌了。
再回看周立齐当时说过的那几句话“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在家里面一个人很无聊,都没有朋友玩”等,之所以会火,其实也是因为它确实切中了某些“时代病”。
都市里的普通打工者,很多都是在看不见希望地打工生活,为一个人的无聊和孤独所困扰。
所以,我们都渴望有一个类似“看守所”这样的存在,可以管吃管住,没有社会的期待和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种逃避行为,它本质是一种防御机制,用来短时避免被负面情绪伤害。
但有时候,过度自我保护,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残酷,你也不得不直面残酷。
而恰恰是,人有了直面痛苦的勇气,才能好好的生活下去。
不做低头逃避的鸵鸟
这届年轻人,颓靡不振,丧文化盛行,其实都是“恐慌”和“没有安全感”的真实写照。
但有句鸡汤说
“生活总是不断的打击你,你要么屈服,要么坚持,等到下次挫折来临时,勇敢的面对它,征服它,这才是成功。”
其实,逃避并不会消除不安,也不会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反而还会让你丧失大好的机会。
唯有面对和行动才能对现状有所改善。
罗兰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如果你不再做一只低头逃避的鸵鸟,一切也许就没那么糟。
就像何炅也曾经在一档节目里说的
“逃避不可耻但也无用,还是要靠自己去抓住,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终,只有鼓起直面痛苦的勇气,才能好好生活。
我想,这就是“窃·格瓦拉”们带给我们的仅有的正向思考。
虽然有丢丢冷酷无情,但真相往往都是这样。
建议
年轻人是光芒四射的,别选择做个鸵鸟,因为世界很精彩,你应该去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