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护理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核心提示:心力衰竭是一种严峻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生命健康,一旦发现,务必立即就医,不容延误。而除了接受专业的治疗外,合理的护理也是治愈疾病的关键一环。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休息是重中之重。
合理休息: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关键措施。降低身体耗氧量,增加肾脏供血,有助于减少水肿现象。患者除了必要的午睡外,下午应增加数小时的卧床休息。特别是在急性期和严重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必须卧床休息。随着心功能的改善,患者可以适当下床活动,如散步、练习气功或太极拳等,但一定要掌握活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当出现脉搏加快、心悸、气急、心绞痛或异常搏感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心理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长期卧床易产生心理负担,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恐惧死亡。家庭成员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体贴,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患者本人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自寻烦恼。活动应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既要避免过度勇敢,也不过分依赖他人。不要忽视自己的疾病,但也不必过分紧张,因为过度的紧张情绪往往更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合理饮食:饮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遵循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原则,摄入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禁酒,并应少吃多餐,因为饱餐会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合理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绝不能自行更改或停用药物,以免发生严重后果。了解常用药物的毒副作用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及早发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就医处理。
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除了上述的护理措施外,还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感冒等。而对于患者家属而言,除了日常的照顾外,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共同抵御病魔的侵袭。这是一个长期且需要耐心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来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