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是怎么引起的
一、病因探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生儿惊厥的病因逐渐被揭示。当前,缺氧缺血性脑病已成为首要病因。与此一些传统的感染和代谢因素虽然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重要。新生儿惊厥的成因复杂多样,可大致分为九类。
1. 围生期并发症,如HIE、颅内出血及脑损伤等,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之一。
2. 脑膜炎、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中毒性脑病、破伤风等,也是常见原因。
3. 代谢因素如低钙、低镁、低钠、高钠、低血糖、碱中毒等,以及先天性酶缺陷如枫糖尿病等,也是不可忽视的病因。
4. 家族性良性癫痫、肾上腺白质萎缩等家族性疾病,以及神经皮肤综合征等,也可能引发新生儿惊厥。
5. 药物兴奋剂、异烟肼等特定药物或物质的使用,也可能导致惊厥发生。
6.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儿童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与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或低钠血症相结合。
二、发病机制解析
新生儿惊厥的发病机制独特且复杂。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其易受各种病理因素刺激,导致异常放电。
1. 新生儿大脑皮质神经元与成人的差异导致其易出现皮层下中枢异常放电。新生儿大脑皮质的分层及神经元的胞膜、胞浆分化不全,树突、突触、髓鞘的形成亦不完善,使得神经元易受刺激并出现异常放电。
2. 抽搐发作需要一群神经元的同步放电。由于新生儿皮质神经元细胞膜的特性,兴奋神经元的数量容易达到一定的阈值,产生异常放电。但新生儿的皮质性惊厥相对罕见,有时只有脑电图异常放电,没有临床惊厥的亚临床类型。
3. 新生儿的颞叶和间脑、脑干、边缘系统等皮质下结构发育相对成熟,对缺氧最敏感,易出现皮质下惊厥。这种惊厥的发作机制可能来自皮质下灰质的异常放电或脑干释放现象。在惊厥发生时,60%至90%的新生儿无皮质异常放电,脑电图阳性发现有助于诊断。
新生儿惊厥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不成熟、病理因素刺激以及神经元特性的差异等。深入理解这些机制对于有效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惊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