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的误区
儿童急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对于孩子们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关于如何治疗儿童腹泻,许多父母和医生都深表关切。有时因为父母对儿童腹泻缺乏准确理解,错误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延误病情。以下将剖析家长在治疗儿童腹泻时可能存在的误区,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许多家长滥用抗生素。腹泻的原因众多,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并非所有传染性腹泻都由细菌引起。实际上,儿童腹泻主要由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引起(超过80%),而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只占少数。不少儿科医生却频繁使用抗生素。这种做法不仅浪费药物,更可能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抗生素毒副作用,甚至导致耳聋、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家长在应对孩子腹泻时,容易忽视补液的重要性。孩子频繁腹泻,容易脱水。父母应忙着给孩子补充液体,但往往只忙于寻找药物,忽视了补液的重要性。足够的补液是治疗腹泻的关键。
有些家长认为应让孩子禁食以减轻肠道负担。近年来专家普遍认为禁食是有害且不必要的。特别是在孩子大量失水的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过度禁食还可能让孩子处于饥饿状态,刺激肠道分泌更多的消化液,从而加重腹泻。
有些家长希望立即止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治愈孩子的病情。腹泻其实是身体的防御反应,试图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过于强烈的止泻药可能使肠道内的有害物质无法完全排出,从而加重病情。
一些家长在使用活菌制剂时与抗生素同时使用,认为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抗生素虽然能杀死肠道致病菌,但同时也杀死了活菌制剂中的有益菌。同时使用两者并不能加强疗效,反而可能降低疗效,延误孩子的治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氟哌酸治疗儿童腹泻的问题。动物实验证明这种药物会影响儿童软骨发育,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儿童腹泻并非小病,家长必须正确了解儿童腹泻的相关知识,正确用药,并改善孩子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健康。面对孩子腹泻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