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重视婴儿喂养指导:从源头上解决缺铁问题
我们要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虽然母乳中的铁含量不够丰富,但其吸收效果极佳。若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则应选择富含铁质的配方奶粉。我们还应呼吁食品工业部门生产强化铁婴儿食品,如添加硫酸亚铁的牛奶、谷物和面粉等。据计算,每1000ml牛奶中加入硫酸亚铁0.06g,即可满足婴儿的铁需求。若按铁吸收率的10%计算,儿童时期的推荐日摄入量为10-15mg,青春期女孩则需增加到每日18mg。
关于铁元素的补充,我们建议从婴儿4-6个月大时开始。对于足月儿,可以在奶方或辅食中直接添加硫酸亚铁;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则应从3个月大时就开始补充。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在每日的喂养中加入含铁谷类,或使用硫酸亚铁滴剂。对于足月婴儿,纯铁剂量不应超过每日1mg/kg(相当于每日2.5%FeSO4 0.2ml/kg);对于早产儿,剂量则应适当增加但不超过每日2mg/kg。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并且不应在家中长时间使用以避免铁中毒。
六个月后,如果喂养不含铁的牛奶,总量应控制在750ml以内,以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含铁饮食。对于儿童和成人,我们建议在每公斤面粉中添加13-16mg的铁。考虑到我国农村以谷类、淀粉类饮食为主,部分地区钩虫病流行,因此必须重视补充动物食品以增加铁的吸收量。尽管谷类食品中可以添加铁元素,但其吸收量仍不如动物食品。
我们还需要做好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贫血普查以便早期发现轻度贫血儿童并及时治疗。对于血红蛋白正常低限的婴儿,也应给予铁剂治疗。实验证明,部分婴儿在应用铁剂后血红蛋白有所上升,说明这些婴儿也存在轻度缺铁现象,需要及时纠正。
预后良好,通过补铁治疗一般可治愈。如果能改善饮食、消除病因,很少会复发。但对于极重症患者,如果救援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严重感染和消化不良往往是致命的原因。对于治疗较晚的儿童,虽然贫血已经治愈,但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预防和治疗婴儿缺铁性贫血,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