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子痫的治疗是一项紧急且重要的任务,首要目标是控制子痫引发的抽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医学原理。子痫引发的抽搐源于全身小动脉,特别是脑动脉的痉挛,伴随着渗透性增加、脑水肿、充血、局部缺血以及可能的血栓形成和出血。
医学专家Schaefer指出,子痫引起的脑信号变化主要由血管源性水肿引发。如果这种状况不及时进行临床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细胞毒性水肿,甚至不可逆转的脑梗死。但幸运的是,如果采取适当的对症治疗,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水肿是可以逐渐消失的。
对于子痫的治疗,我们采取的是综合治疗措施。硫酸镁是子痫患者的首选药物。这种药物能够增加子宫胎盘血流,改善胎儿-胎盘功能。通过静脉注射硫酸镁负荷,我们可以迅速提升血中的镁离子浓度至治疗水平。随后,以1~2g/h的速度持续静点,可以维持血镁浓度在有效范围内。硫酸镁的作用还包括降低血液粘度、缓解微动脉痉挛、改善脑微循环、刺激呼吸中心等,对于频繁抽搐的患者有极佳的效果。
除了硫酸镁,地西盘也发挥着重要的镇静、抗抽搐和肌肉松弛作用。当抽搐仍然无法控制时,我们需要使用冬眠药物来抑制神经系统,帮助缓解痉挛、降压和控制抽搐。若血压超过160/110mmHg,应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以防脑血管事故。
子痫控制后或分娩后,若患者仍持续昏迷,需高度警惕可能发生的脑血管事故。应及时请神经内科和脑外科进行诊断和治疗。条件允许的话,应立即进行脑部治疗的CT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并抓紧时间治疗,从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有效控制子痫抽搐后,应尽快终止妊娠。这是因为在子痫的状态下,及时终止妊娠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切断母亲的恶性循环。研究发现,子痫患者的抽搐次数与新生儿的窒息程度有关。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差、随时可能再次抽搐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并在抽搐控制后尽快终止妊娠。对于妊娠早期的子痫患者,若治疗效果满意,可以在密切监测下适当延长妊娠周。在此期间,需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状况。必要时,可使用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