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多动症患儿两大典型表现 冲动与多动
小儿多动综合征:深入解读与应对
你是否知道,小儿多动综合征是儿童行为中常见的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注意缺陷障碍?让我们一同探寻多动症患儿的病因,深入了解这一病症。
一、小儿多动症的背后原因
1. 孕期或围产期的并发症,如母亲大量吸烟或酗酒,可能是多动症的诱因。
2. 遗传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患儿有血缘兄弟父亲等有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甚至双生子中单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达51%~64%。
3. 神经递质酶的研究虽然结果矛盾,但为寻找病因提供了方向。
4. 铅中毒是否会导致轻微多动症至今尚无定论。
5. 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可能引发多动症,并影响病程与预后。
二、儿童多动症的典型表现
1. 冲动行为:经常无法等待他人说完话就急迫回答,难以按顺序等候。
2. 多动表现:无法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经常奔跑攀爬,即使在不适宜的场合也是如此。
三、多动症患儿的护理要点
1. 培养注意力集中。
2. 帮助稳定情绪,防止冲动行为。
3. 对活动过度的患儿安排躯体训练项目。
4.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5. 对学习困难的患儿采取特殊训练方法。
四、如何治疗小儿多动症?
1. 药物治疗:选择使用中枢神经兴奋药如利它林、右旋等,或三环抗抑郁剂如丙米嗪、氯丙咪嗪等。或右旋是常用的药物。
2. 精神治疗: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同时需要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要有耐心、关怀和爱护。
3. 行为治疗:包括阳性强化(有良好行为即给予奖励)和负性惩罚(出现不良行为或犯错误则进行惩罚),以及塑造新的行为。
4. 家庭与学校配合:家长和老师应正确对待患儿,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注意劳逸结合,共同为孩子的康复努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关爱。面对小儿多动综合征,家长和老师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与孩子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