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片虫病是怎么引起的
一、关于姜片虫的病因
成虫形态独特,呈现扁平肥大的特征,宛如鲜姜切片,因此得名。这种寄生虫的长度介于20至75mm之间,宽度则在8至2 0mm的范围,厚度约为2至3mm。它可以说是寄生于人体的最大吸虫剂。每一个成虫都拥有一个口腔和一个腹部吸盘,雌雄同体,其子宫内充满了大量的卵子。这些卵呈椭圆形,浅黄色,大小约为(130-140)mm×(80-85)mm,是人体最大的蠕虫卵。卵壳均匀且薄,一端不太明显的卵盖附近,有一个未分裂的卵细胞,周围则环绕着20至40个卵黄细胞。
二、姜片虫的生命史
姜片虫的成虫会吸附在终宿主人或猪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上。它们可以通过同体或异体受精后,将受精卵随粪便排出。每一个成虫每天可以产卵1.5万至2万个。这些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条件下,细胞会分裂并发育成成熟的毛虫。毛虫会从虫卵中孵化出来,进入中间宿主扁卷螺后,经历一系列发育阶段,最终成为尾虫。尾虫会逸出螺体,吸附在周围水生植物的表面,形成囊虫。这些囊虫在潮湿的环境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对干燥和高湿度的抵抗力较弱。当宿主吞下囊虫后,它们会在小肠内经肠液作用破开囊壁,尾虫逸出并吸附在小肠粘膜上。它们会吸收肠腔内的营养物质,并在三个月内发育成为成虫。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4至4.五年,而在猪体内则大约一年。
三、姜片虫的发病机制
姜片虫拥有发达的吸盘肌肉,吸附力强。它们的吸附会导致小肠粘膜及附近组织产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溃疡和脓肿。在吸附部位,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粘膜上皮细胞会分泌大量粘液,严重病变甚至会导致肠壁出血。这些昆虫附着在宿主的肠壁上,摄取肠道营养物质,覆盖肠壁粘膜,阻碍肠道的吸收和消化,导致肠道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它们的代谢物和分泌物会引发宿主的病理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病变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数量,一般数量为数个到数十个,个别病例甚至可达数百个乃至数千个。大量的昆虫甚至会集结成团,堵塞肠壁,造成肠梗阻。这种病理反应展示了姜片虫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