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埃博拉病毒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检测在埃博拉出血热早期阶段,显示白细胞数量略低,然后逐渐恢复到一个正常范围内的水平(0.9~1.2)×10^9/L。一旦进入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血小板数量会急剧减少。
尿常规检查则可能在早期就观察到蛋白尿的出现,提示肾脏可能受到了影响。
血液生化检查方面,本病的特点在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升高,高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淀粉酶水平也会上升,少数患者甚至出现血清白蛋白的减少。
脑脊液检查通常不会显示出异常,而病毒电镜检查则是一种迅速直接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尿液、汗腺、皮肤和肝穿刺组织中的病毒颗粒,能够确认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
病毒分离培养是通过接种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尿液、分泌物或尸检组织悬液至Vero细胞,第三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的病毒。也可以利用豚鼠或猴子进行实验,观察其发病情况,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量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
病毒抗原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的病毒抗原。而单克隆抗体三明治酶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的病毒阳性率高达92.7%。
病毒抗体检测则通过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来检测血液中的病毒中和抗体。还可以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和ELISA检测血液中的病毒特异性IgM和IgG。IgM抗体出现较早,发病后一周达到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除此之外,还有分子生物学检测如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于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的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为全面评估病情,患者还需要接受X线胸片、B超、脑CT和心电图等多项检查。
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测手段,全方位评估病情,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了解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方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