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动脉慢性闭塞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生活百科 2025-03-20 16:25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患者群体以40至59岁的女性为主。

餐后疼痛是慢性肠系膜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这种疼痛通常出现在餐后30至45分钟,表现为上腹部或中腹部的绞痛或钝痛,持续数小时。许多患者因害怕疼痛而减少进食。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背部,且其严重程度与进食量和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有关。部分患者会经历类似于下肢缺血的静息疼痛,持续不断。

除了腹痛,约三分之一的慢性肠系膜缺血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活动障碍。这些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和排便异常,可能开始表现为便秘,随后转为腹泻。当不同的血管受到影响时,症状会有所不同。如腹腔动脉受影响,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呕吐和腹胀;肠系膜上动脉受影响则表现为餐后腹痛和体重下降;而肠系膜下动脉受影响则可能出现便秘、大便隐血和缺血性结肠炎等症状。

进食与疼痛的联系会导致患者厌食,进而迅速出现体重减轻,这是该疾病的一个明显特征。随着肠道缺血的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吸收综合征,导致体重进一步减轻,同时粪便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表现为泡沫状大便。

患者的体重显著减轻,这可能与主动脉或其他内脏动脉的狭窄有关。在病史方面,患者可能有全身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或腹腔肿瘤等疾病。

慢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的“三联症”包括上腹部疼痛、体重减轻和血管噪音。并非每个病例都会出现三个症状,也并非所有三个症状同时出现就能确诊为该病。有些患者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两个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如确认肠系膜慢性缺血、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等。

对于这类疾病,了解其症状及病史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理解和描述,我们希望能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帮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上一篇:慢性肾炎患者在吃上要克制什么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