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呢
解读药疹:红斑背后的治疗原则与护理之道
有些人身上出现了一些红斑,可能觉得过一阵子就会自然消退,然而这些红斑可能是药物皮疹的症状。对于药物皮疹患者来说,治疗与护理原则至关重要。那么,他们应遵循哪些治疗原则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在药物过敏的反应中,过敏性休克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如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机率较高。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进行皮肤试验时,可能出现面红、胸闷、呼吸急促、头晕、心悸等症状,通常在给药后几分钟至半小时内发作。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绀、冷汗、四肢冷、脉搏弱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抢救与治疗措施包括:肌肉注射肾上腺素、静注葡萄糖溶液、使用地塞米松等。
对于轻型药疹患者,停用致敏药物后,皮疹多会迅速消退。一般给予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进行治疗。如病情需要,可适量使用泼尼松。对于局部治疗,如果是红斑、丘疹为主,可选择炉甘石洗涤剂,适当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如有侵蚀渗出,则可使用油剂、3%硼酸溶液或0.1%洗必泰溶液等进行湿敷。
重型药疹则更为严重,需要及时抢救以防止病情恶化。对于这类患者,应加强护理,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其中,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降低死亡率的前提。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药物需通过静脉滴注给药。要注意预防和治疗感染及并发症,选择抗生素时避免过敏药物,注意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的可能。对于伴有肝损伤的患者,应加强保肝疗法。还需注意电解质紊乱的纠正、眼部护理以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等。
当人们发现自己患有药疹时,不必过于焦虑,但也要了解更多关于药疹的知识。遵循上述治疗与护理原则,药疹患者有望尽快摆脱困境。让我们共同期待每一位药疹患者都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