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阿米巴结肠炎的源头在于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感染。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中存在一些非致病性的昆虫株,它们可以在一些人的肠道中长期存活而不引发任何症状。这些无致病性的昆虫株与致病性昆虫株表面抗原成分不同,它们不会产生蛋白质溶解酶,因此宿主血液中不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生活史十分独特,它们以两种形态存在:营养物质和袋期。当袋期被摄入后,它们可以穿越胃和小肠上部,通过胰蛋白酶的消化到达小肠下部。成熟的袋期拥有四个核,随后脱囊变成小营养物质,寄生在肠腔内。这些小营养物质以细菌为食,不会对肠壁组织造成损害,通过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在缺氧的盲部生长良好。
当人体抵抗力减弱或局部肠粘膜受损时,这些小营养物质可以变大,形成大营养物质,释放组织酶破坏肠壁组织。它们侵入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大量繁殖,形成局部脓肿。这些脓肿主要由坏死物质组成,当脓肿破裂时,会形成烧瓶状的溃疡。
这一过程与细菌性痢疾有着明显的区别,溃疡之间的粘膜基本保持正常。当身体抵抗力增强时,大营养物质可以重新变小,并进一步变成袋期,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原虫在凉爽潮湿的环境中可以生存2至4周,在冰箱中的生存时间甚至可以达到6至7周,但它们不耐高温,50℃的温度下只需5分钟就会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成熟的四个核包的阿米巴原虫才具有传染性。那些未成熟的一两个核包并不具备传染性,但在适当的外部环境下,它们可以发育成四个核包的成熟形态。而那些已经排出体外的营养物质,不论大小,很快就会失去活性。
如果病程持续延长,肠壁组织的破坏和结缔组织的增生会同时进行。这可能导致肠壁变得肥厚,肠腔狭窄。在极少数情况下,由于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甚至可能形成所谓的“阿米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