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节儿童鼻出血应该怎么办
春日的鼻畔隐忧:流鼻血的防治策略
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气候逐渐变暖,但也带来了空气干燥的问题。特别是在北方,流鼻血成了不少人的困扰,尤其是儿童。据统计,4-10岁的儿童鼻出血的情况尤为多见,其中大部分鼻出血发生在鼻中隔前后。
鼻中隔前下部位动脉和静脉血管交织成网,这里的黏膜薄且静脉无瓣膜,医学上称之为鼻出血区。由于位置较高,一旦受到外力冲击,极易引发出血。儿童鼻出血的原因众多,既有局部原因,也有全身原因。局部原因如鼻外伤、鼻前庭炎、鼻异物以及鼻血管瘤等;而全身原因则包括上呼吸道炎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专家提醒,面对孩子流鼻血,家长不必惊慌失措。应让孩子坐或半坐,头稍微前倾,不能仰卧或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呼吸道导致窒息。若血液流入咽部,不要让孩子咳嗽,以免加重出血。可用冷毛巾敷头,并在鼻子上施加3-5分钟的压力。可用消毒棉浸泡在0.1%肾上腺素溶液或云南白药中,填充鼻腔10分钟后轻轻取出。
春季气候干燥,鼻粘膜容易干燥,孩子们若经常用手指挖鼻孔,极易损害鼻粘膜,不仅影响鼻粘膜的加热、加湿和过滤空气的功能,还会损害鼻粘膜上的血管和神经,导致鼻出血。
为预防室内干燥,可在地面洒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保持一定的室内湿度。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及营养丰富、清淡、易吸收的食物,防止维生素C、B1、B2等的缺乏。食疗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新鲜土地、新鲜白茅根、新鲜芦根煎水服用;或者用糖捣碎的卷心菜冲入沸水中饮用,都有清热冷血的作用。可在鼻腔涂抹金霉素或红霉素眼霜,防止鼻粘膜干燥。
在此提醒家长,孩子流鼻血并非小事,当孩子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