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文描述的疾病,其病程表现多样,可能是急性、亚急性,但多数为慢性进展。患者在疾病初期,便可能出现疲劳、虚弱、体重下降不明显、低热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症状。少数患者会感受到骨痛和获得性出血的倾向。脾肿大是此疾病的一大特征,患者可能出现巨脾,肝脏也可能出现轻至中度肿大。在淋巴结方面,B-PLL淋巴结肿大较少见,而T-PLL淋巴结肿大则较为常见。对于T-PLL的患者,还可能在躯干、面部、手臂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疲劳相关表现,特别是在早期,可能表现为面部和耳朵的弥漫性渗透性红斑,无头皮屑、非瘙痒性红皮病。有些病例的皮肤渗透类似于蜂窝织炎,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疾病还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白血病胸部积液或腹水等。少数患者可能伴有心肺并发症。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PLL(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患者多为50岁以上,脾大明显,病程持续进展。
2. 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大于55%。
3. 幼稚淋巴细胞具有细胞体积大、嗜碱性质、核染色质厚、核仁清晰、核比例低等特点。
在免疫表型方面,B-PLL表现为SIg高表达,CD19、CD79b、CD7、CD22阳性,CD5、CD23阴性;而T-PLL则表现为CD2、CD3、CD4、CD5、CD7阳性。诊断时,需能够排除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
对于老年患者出现明显的脾肿大、病程进展、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明显增加的情况,可基本诊断为PLL。对于核仁不典型的情况,可以通过Fulgen染色进行证实。诊断主要依据的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形态学检查。对于B-PLL和T-PLL的区分,可以通过免疫表型检测和临床表现来提供线索。
本文描述的疾病是一种病程表现多样、症状复杂的疾病,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以及免疫表型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并接受正规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