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刻不容缓的手术决策与细致的手术操作
一旦确诊,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应立即接受手术治疗。由于这一疾病的诊断在妊娠期较为困难,且延误手术可能导致穿孔和腹膜炎,进而使母亲和胎儿面临生命危险。不论妊娠的哪个阶段,只要高度怀疑阑尾炎,都应果断选择开腹手术。据瑞典文献报道,对于疑似急性阑尾炎的778例病例,早期手术诊断的合格率达到77%,显示出及时手术的重要性。尽管可能存在误诊并切除正常阑尾的情况,但相较于因延误手术导致的严重后果,这一风险值得承担。
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手术切口的选择要根据妊娠的不同阶段进行。早期可选择麦氏切口,而在中晚期,应采用右腹直肌旁切口,并适当向左倾斜手术床,以便更好地暴露阑尾。
2. 手术过程需温和,保护切口,避免刺激子宫。要避免手术中的缺氧和低血压,以保护胎儿的安全。
3. 若阑尾已穿孔,必须果断切除。如阑尾坏死形成脓肿,应在腹腔内进行处理,而非通过阴道排出。
4. 除有明确的产科指征外,原则上仅治疗阑尾炎,不同时进行剖宫产。如妊娠末期出现腹膜炎或腹部脓肿,可在治疗阑尾炎的同时进行剖宫产,但这种情况会提高产妇的死亡率。
5. 术后应使用大量抗生素,并根据妊娠时间选择适当的药物保护胎儿。特别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和肺损伤的β受体兴奋剂。
6. 分娩后,子宫缩小可能导致原有的局限脓肿扩散到腹腔,此时需紧急开腹引流。
尽管有报道尝试在妊娠期间使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但目前其应用价值尚待评估,主要因为经验不足。对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预后情况,目前尚缺乏相关资料。对于每一位患有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孕妇,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精确的手术决策,并注重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