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易与肠套叠相混淆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各异,其症状与体征表现出多样化特点。在诊断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与肠套叠可能混淆的其他疾病。
细菌性痢疾发病迅猛,伴随呕吐和腹痛,大便中或可带血,其症状与肠套叠颇为相似。仔细观察可发现,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频繁,含有大量粘液和脓血。患者的体温早期可能高达39℃以上,虽然腹痛表现不如肠套叠严重,但腹部并无肿块。通过大便镜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和吞噬细胞。而肠套叠患者的大便检查则以红细胞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有时肠套叠可能继发于菌痢之后,需要我们保持警惕。
对于2岁以下的婴儿,急性阑尾炎极为罕见。阑尾炎一般并无血便,且腹部肿块的出现时间晚于肠套叠。当我们遇到类似症状时,应更多考虑是否为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蛔虫性肠梗阻的患者多有排虫史,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甚至可能自口中吐出蛔虫。在脐周或右下腹部,我们可以触摸到条索状或香肠样的肿块,指压时感觉高低不平或有窜动感。通过X线检查,我们可以在肿块处观察到多个蛔虫影;钡灌肠则可见蛔虫团在扩张的肠环中呈现典型的面条状或小圆形填充缺陷。
腹型紫癜也可能表现出腹痛、呕吐、便血等症状,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他们的粪便呈深红色或血红色,腹部有压痛,但并无肿块。可能伴随皮疹、关节痛或血尿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腹型紫癜可能因肠功能障碍而并发肠套叠,因此必要时可通过X线进行检查识别。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便血、腹痛、呕吐。患者的大便呈洗肉水状,带有特殊的腐烂腥味,早期还可能出现高烧和全身中毒症状。
在诊断肠套叠时,我们还需要警惕其他可能的肠道出血性疾病,如绞窄性内疝、肠扭转、结肠息肉等,它们有时可能与肠套叠混淆。通过细致的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我们可以准确识别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