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常见的两种症状是什么
面瘫,这一临床常见的疾病,如今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开始注意到周围的面瘫患者,感受到这一疾病在人群中的普遍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并防治面瘫,了解其症状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面瘫的两种常见症状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专家一同深入探讨。
面瘫的症状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表现多样,其发病特征主要是由面神经运动纤维的病变所引起,又被称为歪嘴症。病变可能出现在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小脑角、中耳或腮腺等。患有周围性面瘫的患者,会出现眼睑无法闭合、皱眉困难、脸颊漏气、口角歪斜、眼泪流下等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伴随有听觉变化、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紊乱等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面神经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贝尔麻痹,但并不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
而中枢性面瘫则是一种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疾病。当中枢性面瘫发生时,病变通常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当一侧的皮质脑干束受损时,便会引起中枢性面瘫。由于面神经核上细胞接受的是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形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细胞则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形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中枢性面瘫的典型症状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瘫痪。除了面瘫症状外,还常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也就是脑血管疾病(中风)的表现。患者还可能出现无味觉、唾液分泌紊乱等临床症状。
了解疾病的症状是认识疾病的第一步。通过上述介绍,现在你是否对面瘫的两种症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请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检查治疗。若想进一步了解面瘫的相关知识,不妨继续浏览相关网站的其他文章,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