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把失眠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症状会不同!
中医对失眠的解析独树一帜,将其细致划分为多种类型。无论任何年龄段,失眠都可能成为困扰,让人辗转难眠,进而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状态。但根据不同的类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缓解方法。
我们来看看中医是如何划分失眠类型的。
1. 痰热内扰型失眠
这类人群常常感到头重脚轻,胸口闷痛,喉咙有痰,伴随着恶心呕吐、反酸打嗝等症状。这大多与食积有关,不合理的饮食导致脾胃无法正常运化,产生大量痰热,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对于这类情况,可以选择枳实陈皮或半夏等中草药进行调理。
2. 肝郁化火型失眠
此类患者情绪抑郁,常常因小事而纠结,肝气郁结。长时间下去会引发肝郁化火,导致失眠。他们可能心情暴躁、食欲不佳、嘴巴发苦、眼睛干涩,可能出现小便发黄或大便干结的情况。
3. 阴虚火旺型失眠
肾阴亏所引起的阴虚火旺,会导致失眠、心烦意乱,同时可能伴随头晕耳鸣、心慌、健忘以及腰酸等症状。患者可能感到手脚心发热,舌头几乎没有舌苔,唾液少,总是感到口干舌燥。在中医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地黄、枸杞子或菊花来清热降火。
4. 心脾两虚型失眠
此类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睡眠前心悸健忘以及心慌等症状。他们可能半夜里总是醒来,稍微活动后感到全身无力、头晕目眩。他们可能没有胃口,脸色苍白,舌头呈现淡白色或粉红色,舌苔薄。可以选择人参或当归等药物来缓解心脾两虚问题。
对于失眠的调理,需要注意下午3点之后不喝浓茶或浓咖啡,不借酒催眠,以免影响睡眠质量。睡前不宜暴饮暴食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降低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干扰正常睡眠。睡前一个小时内不宜玩手机或追电视剧,以免使大脑越来越兴奋。同时也要注意通过敲打胆经部位或者梳头的方式来促进睡眠。对相关的穴位进行按摩和刺激也是一种有效的安神入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