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生活百科 2025-03-17 18:29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在中医的视角里,新生儿黄疸被细分为湿热型和淤滞型两种类型。这两种黄疸成因各异,因此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中医的治疗手段。

对于湿热型黄疸,患儿的皮肤会呈现明亮的黄色,如同枯黄的颜色,并伴随发热、易怒、哭闹、口渴、呕吐、尿色深黄、便秘等症状。治疗此类黄疸,中医常采用清热利湿的疗法,使用的药材包括茵陈、栀子、大黄、黄芩等。如果患儿出现高烧、惊厥、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和紫雪丹可以应急。在汤药方面,可以使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等药材煎服。若患儿失去意识,无法灌入中药,可进行灌肠治疗,一日一次。针灸和西药抢救等综合治疗方法也可以辅助进行。

淤滞型黄疸则表现为全身发黄,颜色暗黄并逐渐加深,患儿身体消瘦,食欲减退,大便稀溏,并伴有皮肤出血和瘀斑。中医认为这是热邪深入,伤害脾胃,血液瘀滞所致。治疗应着重于活血化瘀,滋养肝脾。使用的药材有柴胡、赤芍、白芍、当归等。

对于脾湿黄疸的患儿,皮肤发黄且不易消退,颜色暗淡,面色无华,体质虚弱,大便稀软,四肢不温。对此,应采用健脾祛湿、调和中的治疗方法。

现代中药制剂茵栀黄口服液,由茵陈、栀子、黄芩和金银花组成,已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对于轻中度黄疸的患儿,每次服用5ml,每日2-3次;对于重度黄疸的患儿,同样每次服用5ml,每日2-3次,并可结合光疗进行治疗。大部分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积极治疗。光疗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需根据黄疸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湿热型黄疸需解湿散热,可用针灸治疗;淤滞型黄疸则需活血化瘀。但无论如何,坚持治疗是关键。只有在充分了解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后,才能更好地帮助患儿度过这一难关。

上一篇:饮食助你治疗慢性咽炎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