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癌如何预防
在女性身体中,尿道远侧的三分之二部分被鳞状上皮覆盖,而近侧三分之一则是由移动上皮所覆盖。但在某些情况下,整个尿道也可能被鳞状上皮所覆盖。与此尿道周围的腺体大多位于尿道外口附近,偶尔出现在尿道中段,而靠近尿道内口的地方则可能存在着少数腺体。由于尿道癌的起源不同,其病理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
根据对国内11组患者的统计,共有73例病理类型,其中包括鳞状上皮癌34例、腺癌28例、移动上皮癌4例、鳞状混合癌4例、未分化癌2例以及恶性黑色素瘤1例。临床上通常将尿道癌分为远段和近段两种类型。远段尿道癌发生在尿道的远侧三分之一处,肿瘤可能会发展为全尿道癌;而尿道中段或近段的肿瘤则可能涉及到尿道的其它部位,尤其是当肿瘤体积较大并涉及到相邻结构时。尿道癌有时也可能在尿道憩室内发生。
尿道癌的恶性程度通常被分为三级,其中第三级的恶性程度最高。远段的尿道癌通常恶性程度较低,而全尿道癌的恶性程度则较高。关于尿道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虽然有人认为尿道肉阜和癌症的发生可能不存在关联,但早期尿道癌与尿道肉阜、息肉或乳头状瘤等症状相似,因此需要专业识别。尿道白斑可能是癌症的早期病变。
尿道癌的传播通常是通过直接扩散,近侧会侵入膀胱颈,远侧则可能侵入前庭、阴唇和阴道,最终可能形成尿道阴道瘘。全尿道癌会迅速渗透到深层组织中,晚期的尿道癌在外观上很难与女性阴道癌区分。尿道癌主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可能从远段的尿道癌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或者通过淋巴管上升到耻骨联合上方,进入盆腔和髂外淋巴结。而对于近段的尿道癌,则可能转移到闭孔、髂外和内淋巴结。
对于初诊的患者,有20%至57%可能出现腹股淋巴结肿大,其中20%至80%可能是癌症转移。全尿道癌的淋巴转移率高于远段的尿道癌。而且,大多数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都伴随着区域淋巴转移。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肺、肝、骨和大脑。
对于该疾病的预后,应根据临床症状进行早期活检以明确诊断。手术和放疗的结合治疗生存率高于单纯的放疗。放疗和化疗的综合应用,以及尽可能保留尿道的努力,可以减少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预后主要与病理阶段、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有关,而年龄和病程对预后的影响不大。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手段。治疗后两年内应注意随访,因为容易发生远程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