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非典情况(非典2013年)
03年非典情况(非典2013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03年非典情况(非典2013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非典持续了好几年(2003年,非典逆行)。抗非典抗非典。
图片来自资料室《 画报》和新华社。
地理坐标东经116度,北纬40度。
历史坐标2003年春天。
这里是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前身,“小汤山模式”的开创者,——小汤山医院。
18年前,非典疫情来袭,紧急援建的小汤山医院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医护人员无一感染。被世卫组织专家称为“医学史上的奇迹”。
从来没有一个时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为了防控疫情,人们戴上口罩,减少接触,防控疫情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压倒性事件”。
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同心同德,大家的力量就会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澎湃力量。
18年后,回望历史,感受历史。那些艰难险阻的逆行探险的背影,坚定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和信念。
装配
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在这里相遇。
小汤山在哪里?离天安门广场有多远?
当时很多北京人都不太了解,更别说从全军各大医院选择 来“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了。
2003年,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中国的目光聚焦小汤山。小汤山,一个因抗击非典而闻名的小镇,从此在历史上留下了伟大的印记。
今天,记者站在小汤山医院门前。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重建的三层板房新病房被涂上了鲜艳的颜色。医院外的路上,赶着上班的年轻人匆匆而过,没怎么在意。
18年前,这里还是禁区。大门紧闭,门口站岗的武警战士将大门与外界隔开。门内,是来去匆匆的医护人员,晾衣架上飘着口罩,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还有不时响起的传呼 声。门外,人烟稀少,偶尔有人路过也是为了避开它。
如今的“小汤山”早已不是从前的样子了。作为“小汤山模式”的开创者,今天的小汤山医院,大多是作为一个符号而存在的一个有效应对疫情的符号,一个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的符号。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
2003年的春节,一切似乎都和往常一样。来自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护士刘可欣(音译)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试,她每天的脚步都很匆忙。原307医院护士葛军留着长发,准备和爱人拍婚纱照。原404医院护士长李已发出喜帖,等待婚礼.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一种名叫“非典”的病毒正随着回家过年的人群以最快的速度传播。
2003年4月,即使在最繁忙的路段,北京也没有发生交通堵塞。救护车沿路疾驰,大街小巷挂满了抗击非典的标语。
4月23日,北大人民医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因为疫情关闭。这是非典初期留给我们最痛苦的印象。时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的张友康曾回忆说“患者无处可去,无资源可用,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失去救治能力。这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刻。”
就在北大人民医院关闭的同一天,一家非典定点医院在距其30多公里的小汤山镇开工建设。
今天,我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直播观看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小汤山医院建设期间,至少大部分老百姓对此一无所知。
如果从热图上看小汤山,2003年4月的7天,小汤山医院的位置一定是鲜红色的。
北京六大建设集团的7000多名建设者,全军各医疗单位派出的1383名医务工作者,小汤山镇的数百名清洁工,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素不相识的人,此时齐聚小汤山。
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在这里相遇。
时任小汤山医院医务部助理的魏尧还记得,刚到小汤山时,工地上挤满了人。机器的轰鸣声、建筑材料的施工声和人们的喊叫声震耳欲聋,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个个 ,从小汤山到全国各地;一车又一车的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小汤山。大家同心同德,在这个“非常时期”,都在以极高的速度与非典赛跑。
今天,上海历史博物馆仍然珍藏着三强有限公司捐赠的一台缝纫机.在抗击非典期间,这台缝纫机创下了每天生产1000个医用口罩的纪录。
这是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七天七夜,然后建成了世界上更大的野战传染病防治医院。
狭路相逢勇者胜。2003年五一,北京小汤山医院1383名军队医护人员正式向非典宣战。
逆行
为了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除了赢,别无选择。
呼吸越来越困难。盖着三层防护服,杨努力放慢呼吸节奏,尽量节省一点氧气。
在非典来袭之前,杨从来没有想到呼吸会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
北京小汤山医院,凌晨两点,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杨被 吵醒。3分钟后,她和她的战友们就在楼下 完事了。
在ICU,一名73岁的女性重症患者急需治疗。
监护仪显示病人缺氧程度极其严重。因为太难受,她好几次把呼吸面罩都撕下来了。杨只能站在病人床边,一只手扶着她的手,另一只手按着病人的呼吸面罩。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终于平静下来。
“护士长,我头疼。”杨的两个护士再也坚持不住了,疲惫和缺氧让她们头痛欲裂。三个人互相加油,直到工作完成。
战斗开始时,没有人知道会持续多久。“坚持”是小汤山医护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战友。有时候,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但只要还有这样一口气,就能一直坚持下去。
被感染的病房不仅是病人的“红区”,也是医护人员的“红区”。
非典伊始,广州出现了一个“超级传播者”。与他接触过的两批50多名医护人员相继“中毒”,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看到那么多同事成为病人,你不禁会担心,他们的现在会是自己的明天吗?”广州市人民医院原护士长张说。
对于这些正值壮年的逆行者来说,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面临着人生可能走到尽头的现实。为了胜利,他们没有多余的东西。
在小汤山医院正式接收非典病人之前,临危受命的院长张雁灵说“我们只有三条出路,其一是完不成任务,带着耻辱出去;第二次是大规模感染,小汤山大家都死了;一条是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医护人员的零感染。”他说“走第三条路吧。”
在世界卫生史上,这样的奇迹从此被记录下来。——非典时期,收治全国七分之一非典病人的小汤山医院,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与此,在另一个战场上,战斗充满危险,“战果”同样辉煌。
深夜,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年轻的陈伟还在工作。
P3的压力比外面的低。再加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让人在里面感觉就像在青藏高原一样不舒服。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孤立。低气压让空气从外向内流动,不会把病毒带到外面。严格的保护措施将病毒与人体隔离。
这个实验室是全军唯一的P3实验室。人体正常的停留时间是5个小时,但为了和非典抢时间,陈伟和战友们减少了食物和水的摄入量,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
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建成前两天,陈伟团队研发的能有效抑制非典病毒复制的重组人干扰素喷雾剂终于问世了。这成为非典一线医护人员的坚实盾牌。
17年后出现了同样的场景。
2020年1月,在武汉,陈伟和她的团队冲在了防疫战场的最前线。
2月26日,一批新冠肺炎疫苗下线。这一天恰好是陈伟的生日。有同事给她发生日祝福,她回复说“除了赢,别无选择。”这也是她对17年前抗击非典的回答。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是每一次逆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微笑
没有不来的春天。
医护人员进进出出的长长走廊终于安静下来。
空荡荡的走廊里,熟悉的《致爱丽丝》旋律响起。三病房主治医师孙荣正兴奋着,却发现自己的手机响了。家人的问候,让这个在“红区”战斗了51天的战士热泪盈眶。
同样的旋律在病房里反复响起。每当病人按动呼机,“爱丽丝”就会来,医护人员又要开始一场与非典的赛跑。
封条封了彻底消毒的病房,给小汤山医院的战斗日子画上了句号。
2003年6月20日是小汤山医院的“胜利日”。这一天,小汤山一批非典病人治愈出院。
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名医护人员脱下厚重的防护服,穿上军装,紧紧拥抱康复的病人。这些在一起51天的最亲密的人终于能够认出彼此。
有些人把SARS解释为“微笑并保持微笑”,即一直微笑。
今天,当记者翻看那些老照片时,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一张张笑脸。
同仁医院外科医生岳在小汤山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上天用单向透明的玻璃,把前进路上的快乐的人和受苦的人隔开。痛苦的人虽然走得艰难,但不仅能尝到生活的痛苦,还能看到幸福是什么样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不幸的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
收治非典病人的北京煤炭医院的大门上挂满了中国结、纸鹤和心形卡片。简短的话语,是人们最真诚的祝愿。
非典初期,北京四合院里的邻居经常互相询问预防用的中药汤剂够不够用。“甚至有人把药煮好了,四处打听,‘大哥,你那里有药吗?没有药,你可以吃点这个。“”摄影师毛硕回忆道。
团结和声援是疫情中最温暖的时刻。
期待已久的胜利终于到来了。2003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中国一个疫区北京排除在疫区名单之外。
加缪在《鼠疫》一书中写道,“在这场瘟疫和生命的赌博中,人类所能赢得的一切,就是知识和记忆。”这也是18年前的春天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入侵中国。许多曾参与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踏入“红区”。那些当年不成熟的年轻人,现在都成了中流砥柱。
厚重的防护服下,是许多年轻的面孔。和当年的年轻人一样,90后00后风华正茂的他们挺身而出。他们说“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
在2020年的武汉疫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精神和抗击非典的精神一脉相承,相辅相成。
今天,我们仍在抗击疫情。大家都相信,没有不会来的春天。
来源 报纸
更多03年非典情况(非典2013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