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最初的六大编辑是(《新青年》最初的六大编辑者)
《新青年》最初的六大编辑是(《新青年》最初的六大编辑者),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新青年》最初的六大编辑是(《新青年》最初的六大编辑者)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
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在上海成立。图为《新青年》第二册第一个封面。原发布《文史春秋》,2019年第12期。作者罗太奇《新青年》上海创刊,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更名为0750。后来搬到北京,改成了“粉丝期刊”。钱理群在《新青年》一书中说,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1915—1927)》知识分子的正式形成”。055-79000初步确定的六位编辑是陈独秀、胡适、刘半农、钱、沈、陶。他们都是大学教授,知识渊博,思维敏锐。他们提倡新文化,批判旧文化。“春风一树千枝”,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中国。这六位编辑是怎么产生的?这还得从“独特求人办杂志”说起。陈独秀求助办杂志陈独秀,安徽安庆人,前清学者,因反清宣传逃往日本,被清政府通缉。两年后回国在芜湖设立《新青年》,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政府通缉而避难日本。两年后回国,任浙江陆军军官学校教官,参加辛亥革命,任安徽巡抚公署秘书长,参加袁革命。失败后,他在日本避难。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对安徽老乡、好朋友王孟邹说“孟邹兄弟,你们都不关心我回国要干什么吗?我还是想办杂志。我觉得只要十年八年,肯定影响很大。孟大哥,你得帮我。”上海亚东图书馆的主人、改革家王梦邹回答说“我不能独自承担你的信任,但我支持你。我明天试着联系几家书店。”经过一番接触,亚东图书馆老板王梦邹、大众书店老板王、群益书店老板陈子寿,都愿意帮陈独秀办杂志。他们达成协议,杂志命名为《新青年》,每个月出一期。陈独秀应负责编辑来稿,陈子寿应提供每期200元的编辑费和稿费,王孟邹和王应负责筹措经费。当时陈独秀住在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南口119弄(今太仓路)21号。两个月的时间,他屏住呼吸,为创刊号写了11篇文章,找了6个作者来写。他对他们说“我为创刊号写了《安徽俗话报》这篇文章,提出新青年的六条准则自主而不是奴役,进步而不是保守,进步而不是退缩,世界而不是锁国,功利而不是空话,科学而不是想象。”大家拍拍手。陈独秀亲自设计封面《青年杂志》:最上面是一组青年学生的班级照,用法文标着“青年”二字,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左上方是“中华民国2004年9月15日出版”,左侧是“青年杂志”四个大字,下方是“上海群益书店出版”。1915年9月15日,第一期《敬告青年》出来了,卖得不好,亏损了。群益书店的老板陈子寿不想继续资助杂志了。亚东和风行也有情绪。陈独秀很着急,建议群益、亚东、风行共同投资,合伙经营。三个老板都不同意。群益老板陈子寿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让亚东和风行接手吧。”陈独秀还建议三家公司成立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书店。王这位受人欢迎的老板说“等一等,陈小姐。真的很抱歉,我现在正准备结束大众书店,就不谈合并的事了。”这时,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来了公函,说他们前面有杂志《青年杂志》,后面有群益书店。两个期刊标题一样,要求改名《青年杂志》,否则打官司。陈独秀没办法,只好把《青年》改成《青年杂志》。陈独秀继续动员群益和亚东组建新公司,说可以去北京集资10万。还有王蒙邹和车
于是陈独秀重组了《青年杂志》的编辑部。如前所述,设立了六名编辑。大家都支持陈独秀当主编,陈独秀说“我不做主编。我们六个人一人编一期,各负其责。”陈独秀没当上总编辑有一个原因。胡适从美国留学回来。胡适对文学革命的认识并不比陈独秀差,他也批评过陈独秀的诗歌批评。批评陈独秀的诗,评论胡适与《青年杂志》的关系,是因为王梦恕的言论。1916年初,陈独秀想联系留学生写文章。王蒙邹说“我有个老乡在美国读书。我给他发了《新青年》,他的回复都是赞不绝口,好像在支持我们。”陈独秀问“他叫什么名字?你什么时候去的美国?现在在哪所大学读书?”王蒙走答道“他叫胡适,24岁,安徽绩溪人。19岁考上庚子赔款的第二本官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毕业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陈独秀忙说,“好,给他写信,帮我要稿。我们需要海外手稿。”这是陈独秀与胡适的第一次间接接触。半年后,胡适写信给陈独秀,表示非常感谢陈先生草拟的契约,并将尽力而为。他还说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今天,你要为祖国创造新文学,就应该从引进西欧的名著开始,让中国的人们学习它,观察它,然后你才能创造你自己的新文学。”陈独秀同意胡适的想法,写信请他投稿。不久,1916年夏,胡适的书信和手稿到了。胡适说,他翻译过法国作家公子哥儿的两篇短篇小说,1912年9月用白话文翻译,《新青年》,发表在《春天《新青年》第1期;1914年8月以文言文翻译《新青年》,出版于《青年杂志》第一卷第四期。胡适接着说,“我在美国和一些中国留学生就白话文和文言文有过激烈的争论。我的意见是应该用白话写。所以发给你的这个翻译是白话文,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陈独秀很快看了一下译本,里面翻译的是俄国泰来夏甫的短篇小说《一课》。文笔流畅,白话深刻,他非常喜欢,当即决定采用。胡适发《留美学生季报》后,业余时间研究《柏林之围》,想办法写文章。,当他看到谢无量的长诗《甲寅》和陈独秀的评论时,他非常不以为然。他给陈独秀写信说谢无量的诗是古典作品,典故太多,内容笼统,不适合《决斗》年出版。他还说,陈独秀不仅出版了它们,还评论它们是不可多得的作品,这与《决斗》年宣传的新文化思想相矛盾。胡适接着评论说“旧文学的典型标志是文学胜于质量,即形式胜过内容,这是相当错误的。新文学要重内容,重质量轻文学。要说今天的文学革命,就要从八件事说起,那就是不要典故,不要俗套,不要对抗,不要回避常用的词语和俗语,重视语法的结构,不要无病呻吟,不要模仿古人,说话要有实质内容。这些都是精神革命。”看了胡适的信,陈独秀心想,这个年轻人口无遮拦,带着欧美学生的口音,但确实讲得不错。他回信给胡适说“《新青年》是一本提倡现实主义的杂志,现在却刊登古典诗词。收到你的信后,我感到很惭愧。你说的关于文学革命的八件事,除了五八两件,我都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其他六件事都很好,是当今中国文化界的雷音。我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1916年9月1日《寄会稽山人八十四韵》第2卷第1号出版,其中刊载了胡适的翻译小说《新青年》。这是胡适在《新青年》年发表的第一部作品。《云外一只公鸡》一经出版便名声大噪。钱和《青年杂志》被列为胡适之后的编者,钱是编者。
钱是怎么进《新青年》编辑部的?一天,陈独秀正在北京江安胡同9号编辑部翻阅信件和手稿,看到一个信封,上面写着“北京高等师范学院”。他心里一阵剧痛又是哪个老师打来的?前不久《决斗》发表胡适的《新青年》,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支持者少,反对者多,指责陈独秀和胡适忘祖。陈独秀剪开信封,脸色渐渐平静下来。,他笑着说“多好的文章啊!好文章!没想到钱老夫子也有这一套!”编辑部问“钱是谁?”陈独秀说“钱宣彤,复古的大师。”胡适看了信后说“古文大师钱教授居然同情我们,真是给我们打气。”这是钱支持新文化运动的信,发表于1917年2月1日,《狂人日记》。,钱被吸收为《新青年》的编辑。钱,浙江湖州人,30岁。早年与朋友合作《新青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联盟成员。曾任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处巡视员、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钱当上编辑后,到处接触稿件。1917年8月9日下午,钱在绍兴会馆布署书店拜访周作人,见到了同住的鲁迅。他和他们谈论《新青年》手稿的写作,并在那里共进晚餐。很快周作人的译本出来了,书名《文学改良刍议》,5000多字。钱看了译文,说“很好。我们需要引进世界著名作家的文章,中国的新文学要向世界学习。我会把你的文章交给下一任编辑。放心吧。”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第四卷,第1期,《新青年》。又一天,钱来看周作人和鲁迅。钱宣彤知道鲁迅热衷于抄古碑,就问他“抄这些有什么用?”鲁迅说“没有用。”钱又问“那你抄是什么意思?”鲁迅说“没意思。”钱说“可以做点文章。”这次谈话后,鲁迅答应做些文章。从那以后,钱多次来到绍兴会馆与他们谈论写作。据《鲁迅日记》记载,1918年2月、3月、4月,钱先后10次登门向周氏兄弟讨要稿费。在钱的催促下,1918年4月2日,鲁迅用白话文写了一篇4700多字的短篇小说0755—79000。他根据狂人的心理意识,写了13篇没有日期的日记,揭露了封建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端。四月五日,钱带着刘半农来了。一进门就问“老师,文章写完了吗?”鲁迅说“别急,坐下喝口茶。”钱以为鲁迅还没写文章,一脸严肃地说“下一期杂志还缺稿子。能急吗?”鲁迅其实是怕钱看不起自己的文章。周作人连忙说道,“钱钧和刘军,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我哥哥在等你收稿子。”钱宣彤说,“你写完了吗?来看看吧。”刘半农道“你藏什么?”鲁迅笑着说“不成熟。请和刘钧不吝赐教。”说完,他起身去里屋取了文章,双手递给钱。钱拿着稿子,看来,刘半农搬着凳子看,鲁迅则忐忑不安,周作人则起身性病网给大家倒水。院中的大槐树在风中呼啸,黄狗在院中徘徊。钱突然大叫一声,“好文章!”刘半农也说“不错。”鲁迅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落了下来,他转过身来,对着周作人微笑。第二天,钱去北大讲学,顺便去了陈独秀的办公室,把鲁迅《新青年》手稿交给陈独秀“仲父兄,我给你弄了一篇好文章。”陈独秀看了看,说“是
如果拥挤的话,下一篇稿子就发表了。我来协调。《湖州白话报》很快在《新青年》上发表,受到年轻读者的热捧。从此,鲁迅一发不可收拾。借着《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的东风,他先后撰写出版了《新青年》 《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以及大量的随机录音和翻译,洋洋洒洒地“链接云帆”,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领袖。刘半农的《四柱》说,刘半农是与钱并列的编辑。刘半农过去在上海写小说。1917年被北京大学聘为预科汉语教授,教授范文和普通语法。刘半农参加了《狂人日记》的编辑会议。他想法多,爱发言,在会上常常慷慨激昂。有一次,他给钱写信说“《狂人日记》有四柱”,暗指陈独秀、胡适、钱、刘半农是《新青年》的主要编辑。这个禁忌有挑战陈独秀编辑地位之嫌。胡适不敢说,怕陈独秀嫌他争权。钱太精明了,不能得罪陈独秀。刘半农直言不讳,挑透这窗户纸。刘半农,江苏江阴人,25岁。他毕业于常州富中学。曾任江阴翰墨林小学教师,《狂人日记》主编,清江革命军主编,明凯剧社编辑,中华书局编辑,出版译著和小说40余部。他是鸳鸯蝴蝶派的著名作家。刘半农酷爱打扮,头戴大绒帽,身穿新郎式大衣,脚蹬皮鞋,浓眉大眼,脸上戴着眼镜,胡须浓密,神情严肃,俨然一副俄罗斯英雄的模样。钱支持宣彤对刘半农的意见,并把他的信转交给陈独秀和胡适。陈独秀看了吓一跳,什么意思?“四大支柱”在哪里?他一时接受不了“四柱”论,因为刘半农是他发现培养的。1916年夏,陈独秀发现刘半农的小说在上海很受欢迎。他想,如果《孔乙己》发表这样的文章,会不会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他邀请刘半农到南京路茶楼喝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刘先生,我想请你为《药》‘外国情况’专栏写一篇译文。”刘半农擅长翻译,欣然同意。不久,他的作品出现在《新青年》《夏玲馆笔记》栏目中,获得了极大的好评。把陈独秀刘半农的信拿到编辑部开会征求意见。刘半农解释说“我只是打个比方。跑《新青年》就像唱戏。钟福哥挂第一张牌,胡哥,钱哥,下一张挂两证三证。”钱对说,“我们四个人搞《新青年》一本迷刊怎么样?”胡适说,“在欧美国家,这叫组成编辑部,有一个总编辑,几个编辑。我同意刘哥和钱哥的意见。请钟福兄挂帅,成立《江阴杂志》编辑部。”听了大家的发言后,陈独秀马上说,“好,那就成立《新青年》编辑部。如果我们四个都参加,就不要设什么主编了。我们所有人都同意这个总的想法。决定后,一人编第一期,各负其责。”其余三个人齐声说好。陈独秀补充说“我们需要再找两三个编辑。沈怎么样?他的白话诗写得很好,善于杂交受精,对新文学热情很高。”三个人也同意。陈独秀又问,“胡,你背着谁?胡适回答说“我到北大不久,对它还不熟悉。我只是认为学过社会学的陶君学识渊博,愿意为新文学做出贡献。不知道钟父是怎么想的?”陈独秀说,“好吧,陶孟河先生,请赏光。你觉得钱怎么样?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吗?钱、刘半农说不要,要沈、陶进编辑部。"。于是大家决定《新青年》编辑部由陈独秀、胡适、钱、刘半农、沈、陶六人组成。这就是《新青年》的六个编辑的由来。沈把陈独秀介绍给沈,北京大学,陕西安康人。他当时35岁,在日本留学一年。1913年,他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16年底,蔡元培从法国回来,被聘为北京大学校长。他不了解北大的情况,所以不敢贸然接手,于是他去拜访了北大教授沈等人。,他被聘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当上校长后,请沈推荐北大文科学长。沈把的话放在心上。1917年1月的一个下雪天,沈坐人力车外出办事,路过琉璃厂。看到游客依然很多,雪天生意兴隆,他临时改变主意,下车去玩。走着走着,一个身影路过,沈觉得面熟。回头一看,他正好遇到了那个人浓眉大眼,鼻子挺得笔直,一字排开。不就是陈独秀吗?他叫道“仲父兄,你为何?”陈独秀似乎有点愕然“莫峻兄弟,你是为什么?”两人上前握手问好。这时,陈独秀刚刚从上海抵达北京,前来为创办新书店提供股份。他住在前门外的西江边中西酒店。河西岸靠近火车站,有22家小旅馆和客栈。中西酒店就是其中之一,从南到北来来往往的都是中小商户。寒暄过后,沈问“你什么时候来的?”陈独秀回答说“我在上海办《新青年》杂志,我想成立一个更大的书友会,所以专程到北京来筹款。”一次谈话后,沈得知陈独秀在上海遇到了麻烦,他心想,我就劝他来北京发展吧。也许蔡元培需要一个像他这样的文科学长,所以他比较细心,打听了陈独秀下榻的酒店地址,然后说“我这会儿忙,明天再来拜访。钟父兄,请你暂时不要回上海。我想和你谈点事。”陈独秀问“什么事?”沈对说,“我给你看看我的书法。还低俗吗?”陈独秀愕然不解。沈对说,“贵人忘事。十年前,杭州陆军小学的刘三佳老师……”陈独秀忽然笑着说“还记得我批评你的书法低俗吗?好的,那我去看看。如果还是和以前一样,哼,看我怎么批你。”毕蒂两人不禁笑了起来。沈告别离开,并没有做任何该做的事情。他坐黄包车到了北大,把见陈独秀的事告诉了蔡元培。还没说什么推荐的话,就被蔡元培打断了。蔡元培大声说道,“什么什么?钟福哥来北京了?住在哪里?多久了?我必须马上见他。请带我去见他。我有重要的事找他。””沈对说道,看着窗外的黑暗。我们明天早上去吧。裕民哥,你是不是要请中伏哥?我就是这个意思。你一定要留住钟福哥,钟福哥主持北大文科,谁敢说闲话?”蔡元培望着窗外的天空,笑着说道,“看我着急的样子。嗯,我明天还有一个会议。请为我去。莫哥哥,一定要帮我留住钟父哥哥。”蔡元培如此着急,是有原因的。现在北大的文科教授多是前朝留下的老教师,与北大倡导的新学有些格格不入。新学的处处受制,他们真的很胆小。,蔡元培急于聘请新的大师在北大做文科学长。第二天,沈去找陈独秀,告诉他蔡元培的意思,要陈独秀留在北大,不要回上海。陈独秀断然拒绝了他,理由是他的事业在上海。陈独秀说“我是来募股的。我想和亚东,群益一起开个新书店,把《新青年》做得更好。我说过,十年八年,《新青年》肯定会有很大影响。我不会呆在北京。谢谢你和敏哥的好意。”陈独秀性情倔强,那样的话,“谁也解决不了”。沈见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陈独秀,只好离开。第三天,蔡元培听到他动身的噩耗,亲自去宾馆找到陈独秀,热情地邀请他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大四文科生,问道
陈独秀深受感动,又因为解决了《新青年》的办刊困难,他考虑再三,同意了蔡元培到北大任职的邀请,把《新青年》的编辑部搬到了北大。陶的“一字之师”与陶的六位编辑。陶,天津人,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学校、日本东京师范学校、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13年回国,成为北京师范学校教授。1914年成为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北京大学《新青年》主编,北京大学《新青年》顾问。胡适推荐陶为编辑,是因为“陶君,学社会学,学识极好,愿为新文学作贡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陶支持胡适“不谈政治”的观点。,他们对“不谈政治”的看法也不同。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梁永嘉在《新青年》一文中评论陶“主持《新青年》时,与胡适约定不谈政治。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涉及广泛的社会学问题,如人类文化的起源、女性问题、自杀、欧美劳工、贫困、人口等。他甚至开了一个‘社会调查’的专栏,但这些文章都寻求用学术观点引导读者,很少评论时局。”编辑后,陶负责编辑第四卷,第3号,《新青年》。他专门和鲁迅、周作人商量,定下主要内容,还构思了胡适轮流主编的第四卷第六号的总论内容。不久,陶收到了周作人翻译的日本作家江的小说《新青年》。陶看了标题觉得别扭,问周作人“周老师,原标题是什么意思?”周作人答道“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意思。”陶对说,“但这个称号意味着一个恶棍,而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改吗?”周作人说“我也觉得别扭,但就是改不了。请涛哥改改。”陶孟河想了想,说“这很容易。改成《新青年》怎么样?”周作人拍手称好。事后,周作人在1918年10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特别记得这一次是由陶编辑的。我发了一个蒋小说的翻译版本,书名是《社会科学季刊》。不管怎样,都翻译不好。陶俊给我加了一个字,改成了《北京大学月刊》,至今忘不了。真的可以说是‘一字之师’。”作为一名编辑,陶不久去欧洲考察。他在英国看到中国留学生李四光和丁西林,发现了他们的才能,立即写信向胡适和蔡元培推荐。蔡元培把他们聘到了北京大学。后来,他们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19年底,由于种种原因,陈独秀离开北京,带着《陶孟和五四运动里的社会学家》杂志回到上海。1920年9月,《新青年》改为中共公开理论刊物,胡适与《新青年》分手。1926年,《新青年》停刊。1915年9月至1926年7月,《小的一个人》共出版九卷,第54号,第六任主编《小小的一个人》离开后,“百分百桃花,百分百柳”各有辉煌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曾担任党首,1942年在重庆江津逝世,享年63岁。胡适创办《小的一个人》 《小小的一个人》,历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他于1962年在台北去世,享年71岁。钱创办《新青年》,成为研究所所长和《新青年》主编之一。他于1939年1月去世,享年52岁。1920年至1925年,刘半农赴英国、法国留学,获法国民族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成为北京大学的中国文学教授。1934年在北平逝世,享年44岁。1949年后,沈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长。他于1971年在上海去世,享年88岁。1949年后,陶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0年在上海逝世,享年73岁。这个网站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其中
更多《新青年》最初的六大编辑是(《新青年》最初的六大编辑者)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