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皇国的建立(教皇国由来)
谈谈教皇国的建立(教皇国由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谈谈教皇国的建立(教皇国由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所谓教皇国,泛指公元574年至1870年存在于意大利半岛中部,以罗马为中心,以天主教教皇为领袖的政教政权。
在早期基督教发展史上,包括教皇在内的各级主教没有世俗权力,他们的宗教权力依附于罗马帝国的皇权。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半岛经历了一段混乱时期,西哥特人、匈牙利人、汪达尔人等蛮族相互入侵。当时罗马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依靠基督教会的力量作为屏障来保护自己,这使得教会组织第一次尝到了世俗力量的滋味。
,当狄奥多里克的东哥特军队占领了包括罗马在内的意大利北部时,教会审时度势,与之达成妥协,保持了它在罗马的特殊地位。当查士丁尼一世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消灭了东哥特王国之后,教廷又一次以臣服于东罗马皇权(东罗马帝国意大利总督的官邸迁至拉韦纳)为条件获得了统治罗马的权力,但此时所谓的教皇国还远未雏形。
当伦巴第人开始入侵意大利时,机会来了。腐朽的东罗马总督及其卫戍部队面临伦巴第人的进攻,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势力向南撤退。作为两股敌对政治势力的第三方,教廷逐渐放弃了对无力保护自身利益的东罗马帝国的效忠,转而依靠和支持新兴的法兰克势力。正是在加洛林王朝的皮聘和查理曼的支持下,意大利中部出现了教皇国,宗教势力逐渐上升为可以对抗皇权的政治力量。
在无辜三世时期的格里高利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惨烈斗争之后,教廷彻底压倒了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室,教皇国也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英诺森三世和它之后的几位教皇都自称“万王之王”。
经过14世纪阿维尼翁的囚禁和后来的宗教改革运动,以教廷为代表的天主教势力被大大削弱。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教皇国一度被废除。神圣联盟虽然在拿破仑倒台后恢复了罗马的教皇国政权,但疆域已经大大缩小,没有了当年的旧观。
到了1848年的欧洲革命,教皇和教皇国的机构被革命力量驱逐出罗马。虽然教皇庇护九世于1850年在法奥干涉势力的刺刀护卫下返回罗马,但此时无论是以加里波第为首的共和派势力,还是以萨伏依家族的皮埃蒙特-撒丁为首的君主派势力,都将残存的教皇国视为复兴大业的最大障碍。
1860年,皮埃蒙特-撒丁岛的军队赢得了复兴战争,但由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干预,罗马的教皇国仍然存在。直到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撒丁岛的军队才得以在1870年9月20日进入早就被定为首都的罗马,教皇国也就不复存在了。但由于各种政治势力的介入,复杂的谈判一直没有解决,直到1929年才最终达成协议。教廷承认了意大利王国的存在,并将罗马教廷绝大多数产业交出去。意大利允许教廷留在梵蒂冈城堡,建立梵蒂冈城邦,这样教皇国直到1929年才最终消亡。
帝国的起源
教皇(La papa)也被称为“罗马教皇”。这是天主教等级制度中地位最高的人的头衔。从756年到1870年,他担任教皇国的元首。papa一词,源于希腊语pappaS,意为“父亲”,是早期基督教会对高级牧师的一般尊称。东正教会和东方其他古老的教会中仍有一些旧教会仍把它作为牧师使用。公元4、5世纪后,罗马种姓逐渐扩张势力,公元756年,从意大利拉瓦纳向罗马赠送法兰克国王派平(矮人)的礼物,教皇国建立(起源)。首都罗马。
帝国的衰落
教皇国的领土已经改变了。在教皇阿维尼翁和天主教会大分裂期间,罗马公民两次夺取政权,建立共和国。公元1809年被法国拿破仑占领。到公元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它处于奥地利的保护之下。1859年,奥地利退出,大部分领土并入撒丁王国。1870年,全部并入意大利王国;教皇退居罗马西北部的梵蒂冈。至此,教皇国已经弱化,教皇国的名称一般不再使用。
更多谈谈教皇国的建立(教皇国由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