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信息泄露的措施(信息泄露要怎么办)
避免信息泄露的措施(信息泄露要怎么办),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避免信息泄露的措施(信息泄露要怎么办)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个人信息真的被保护了吗?为什么经常接到骚扰电话?为什么有人知道我们的家庭住址?为什么老人生病,孩子学习不好,别人能知道?
让我先来看看哪些信息属于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中国第1034条s 《民法典》,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结合其他信息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生物特征信息、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在实践中,哪些行为是对公民的侵犯个人信息?
1.非法收集他人个人信息。比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
2.未经授权和非法使用他人的个人信息。比如,有人利用别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便在应用程序上申请在线贷款。
3.非法披露他人的个人信息。比如我们经常接到骚扰电话,就是因为一些机构或者个人泄露了我们的电话号码。
4.非法披露他人的个人信息。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呢?
1.唐不要随意丢弃含有个人信息的票据如火车票、快递单、银行对账单等票据。其实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个人信息。如果这些票据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这些不法分子很可能会依靠这些进行诈骗等违法活动。
2.在注册各种应用和网站时尽量给出最少的信息和权限无论是网购、虚拟社区注册,还是在社交工具上发布信息,都会留下个人信息。填的时候要小心。我们应该坚持尽量减少信息的原则。如果没有必要,不要不要填写所有信息,只需填写一些必要的信息。
3.唐不要使用不正规的招聘网站或软件我们的简历通常都写满了详细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出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平时找工作的时候尽量使用一些比较正规的招聘网站和软件,不找工作的时候及时把简历和个人信息去掉。
4.尽量不要使用危险的公共WiFi:公共WiFi容易被黑客攻击。一旦你使用了那些被黑掉的公共WiFi平台,你的上网数据就会有危险,因为你的上网信息很有可能会被监控,导致你所有的重要密码、数据、姓名、性别、地址、财务信息等信息被泄露。
055-79000已经NPC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8月20日,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让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每个人都知道安全,而且信任笑得很开心。
更多避免信息泄露的措施(信息泄露要怎么办)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