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实行垃圾分类的看法与感受(关于对上海垃圾分类政策的看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对于上海实行垃圾分类的看法与感受(关于对上海垃圾分类政策的看法),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对于上海实行垃圾分类的看法与感受(关于对上海垃圾分类政策的看法)。
分类名称不合理。
分类边界不明确。并且“让用户去了解实现原理,然后记忆特殊情况”这种做法不合理。猪骨、粽叶为什么都是干垃圾?居民们必须去了解“因为湿垃圾的处理方式是blabla,而这几种东西可能会损坏机器,所以【不得不】算在干垃圾里”这种知识。这种做法,在咱们行业里,就相当于名字、性别、生日等信息在一个界面改,手机号在另一个界面改,用户提出疑问时,告知用户因为数据库里分成了两张表,让他们达到能够自行推断出“哦,难怪得分成两个页面”的境界。 除了猪骨粽叶之外,还有更多例外要记牛骨、羊骨、鸡骨、鸭骨、排骨、肋骨、软骨、砧板、螃蟹壳、贝壳、榴莲壳、椰子壳、龙虾壳、小龙虾、喝剩的奶茶、玉米衣、玉米芯子、玉米须、狗屎、猫屎、猫砂、捡屎的纸、装屎的塑料袋、死老鼠、黏鼠板、死蟑螂、蟑螂屋……有的甚至还有特殊处理流程要记。
定时定点不合理。强迫许多人改变生活作息时间。看着就像制定者以为全上海人民都是整天呆在家里看大盘收房租,或者朝九晚五双休开车上班10分钟到。
就照“指导手册”简单粗暴强上了!导致许多小区确实方案不合适闹出各种纠纷或执行不下去。这也从侧面反映上海这次十分冒进,各种配套方案都没落实、基层培训都没开展,就急吼吼要大干快上,被骂不冤。
''辛辛苦苦分类,收垃圾时都扔一块了”这个说法未必是谣言,但有时效性。''上海刚开始在一些小区试点时,很多垃圾车还没来得及更新,所以小区里确实分好类了,结果垃圾车一来,直接混一块拉走,导致很多居民寒心。现在可能没有这种情况了。“日本垃圾回收信息全面公开”就做得比上海好多了。
对“湿垃圾”卫生管理方案缺失垃圾桶非特制、要求破袋,脏手还是小事,最终会导致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臭气熏天,假以时日,这桶所积的油污如何清洗?清洗的污水如何处理?所以最终反而加重了环境污染。有害垃圾也是,一个普通垃圾桶,怎么做到“防止有害垃圾泄漏,毒害环境”?不仅仅是居民需要消耗时间分类垃圾,还多出来“志愿者”的工作时间,而清洁工的工作时间也直线飙升,这些劳动时间被忽视,没有任何处理意见。还有垃圾车和运输成本,都是成本,而不是仅仅看居民分类所花那几分钟(其实这个成本反而不算高)
最重要的教育方面,没有看到有什么方案,对孩子的教育全靠家长自觉,对家长的教育基本靠威胁罚款。
底层执行者办事方法简单粗暴令人发指。“你是什么垃圾”现在大家都看开了,当成段子。但仔细想想,是不是一开始就没考虑过“要尊重对面走来的人,所以我要想好怎么发问”?一些小区的奇葩标语和横幅更是让人恶心。 哦,对了,你们小区热心业主的方案结局如何?我们小区业主和物业达成的方案,结局是被街道否决我管你提什么方案,反正“指导手册”怎么说就怎么做。强行撤走业委会买的带有分类的桶(损失算谁的?),有业主捡个桶回家做垃圾桶,竟被拍下来在公众号里示众。
北京的垃圾分类命名法确实比上海高明许多。先指出一点北京分类没有“干垃圾”,是“其他垃圾”,所以不存在“口香糖属于干垃圾”这种说法,而是“口香糖属于其他垃圾”——听起来是不是合理得多?上海的,“干”和“湿”两个词是反义互补,它俩加起来就是全集,为什么又冒出两个分类?然后一看英文名或者注释(“即‘易腐垃圾’…”、“即‘其他垃圾’…”),其实“湿垃圾”就是厨余垃圾,“干垃圾”就是“其他垃圾”,所以上海分类命名就是有问题,非得另起别名,只省掉一个字而已。我很困惑的是,注释里既然有“即‘易腐垃圾’…”、“即‘其他垃圾’…”,为啥不直接用“即”字后面的名字呢?北京分类也没到完美,比如“易腐垃圾”就比“厨余垃圾”好,比“湿垃圾”好得更多。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但下面的人会把好事做歪。也不听业主意见。我们小区。垃圾分类做的不错。但现在要把垃圾站放小区门口。很多业主反应说。一来不好看。二来开车进来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但和物业反应后。一会儿说位子是上面定的。一会儿说没什么安全隐患。还说进小区本来就应该注意一点!!!还是强行造在大门口。
更多对于上海实行垃圾分类的看法与感受(关于对上海垃圾分类政策的看法)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