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取经路线,玄奘法师取经路线全图
玄奘从阿富汗继续向西,进入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在这两个地方,他去过很多佛教中心,包括巴基斯坦的佛教圣地,佛教造像水平达到顶峰的塔克西拉,印度的罗库亚翁和菩提伽耶。但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玄奘西行的目的地,印度的佛寺,他获得真经的地方,就是那烂陀寺。
玄奘到达那烂陀寺时,是公元630年。玄奘终于在十月初到达了他向往已久的莫家坨那烂陀寺,这是他离开长安后的第五个年头。那烂陀寺旧址位于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巴尔贡村。遗址旁边有玄奘纪念馆,是1956年周恩来访印时,中国捐赠30万元人民币修建的。那烂陀寺当时是印度最大的寺庙,也是世界佛教的中心。“有一万名僧侣和尼姑”。公元5世纪,笈多国王在这里建了一所佛学院,不仅教授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经文,还教授婆罗门教和吠陀文学、哲学、天文学等科目。玄奘到的时候,正是纳兰朵寺藏书最丰富的时候。玄奘在这里读书,熟读各种经典。他仍然不满足。他离开那烂陀寺已经六年了,在印度四处游历。,他回到寺里当了客座教授,为全寺宣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等经典。
当时据说有一个自以为是学者的婆罗门向那烂陀寺挑战,声称寺里没有人能反驳他的观点。玄奘为了维护那烂陀寺的佛教地位,出面与婆罗门争论,但时间长了,婆罗门低头认输。看到这个鼻子短眼睛小的中国和尚能说一口流利的梵语,天竺的围观群众顿时对他佩服三分。等到玄奘随便引用别人的话,他已经印象深刻了,玄奘就出名了。公元642年在曲女城的佛学大辩论给玄奘带来了更大的荣誉,但他谢绝了其他国家的邀请,毅然带着675部佛经启程回国。
各种宗教哲学在那烂陀寺讨论了800年,穆斯林军队来了。1197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烧杀抢掠,佛教的思想家园那烂陀寺从此杳无音信。直到1861年,人们才在《大唐西域记》的帮助下重新发现了这个遗址。如今,这座宏伟的佛教建筑成了一片废墟,受到了印度考古监察机构的保护。不过这里几乎每个遗址旁边都有简介,介绍玄奘什么时候来过这里,在这里做过什么活动。话语虽短,却表达了印度人民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开创者、解读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历史文献3354-《大唐西域记》的作者玄奘的无限感激。
玄奘的归途仍有争议。
长期以来,一般认为唐玄奘取经后经过古楼兰,但关于玄奘的归途,史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公元644年,玄奘抵达于阗后,被于阗、鄯善等地的官员押送至敦煌,后返回长安。但玄奘对《大唐西域记》年于阗到敦煌路途的记述极其简略,只提到经过了“大流沙”,专家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新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炳华说,“现在我们只能根据初唐的政治形势和地理环境来猜测玄奘最有可能走什么路线。”他认为玄奘可能在唐代经过古楼兰,然后是龙堆,三龙沙北部到玉门关。新疆楼兰研究会副会长何认为玄奘不会经过楼兰。何解释说“因为这条路线隋朝前后废弃,楼兰荒芜,玄奘不会走楼兰这条路。他应该是从米兰古城再走一条岔路,从红柳沟到唐朝的玉门关。”但王炳华认为红柳沟路自然条件恶劣,水少,玄奘走这条路的可能性很小。
玄奘的人生经历
公元600年,玄奘出生在洛伊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公元612年,在一次选拔27名僧人剃度的全国考试中,陈宪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27名僧人中最年轻的一位,法名玄奘3354。
那时候13岁的陈宪还是个不准进考场的小沙弥。他刮胡子显然是意外。在佛教徒中,最高的是三藏法师,是一个研究所有经法的僧人的学位。他获得三藏大师称号的那一年,才24岁。
公元626年冬,玄奘向当时的政府申请出国留学,唐太宗对他的多次请求不予理睬。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带着逃难的灾民偷偷溜出了关。从这一天开始,他走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路。
玄奘法师在瓜州讲学时,有个叫石盘陀的胡来请他出家,自告奋勇当玄奘的向导。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盘陀是《西游记》年孙悟空的化身。石盘陀是玄奘的第一弟子,身份是引路人。这很符合孙悟空的身份。而自从玄奘剃了石盘陀之后,石盘陀这个胡人,就成了胡和尚,其发音非常接近孙悟空的俗称猴子。会不会是传播过程中发生了这样的音变?但胡人并没有像孙悟空那样坚持下去。一次谋杀未遂后,胡人石盘陀一去不复返了。
从这一刻起,只剩下玄奘一个人,但他的面前是茫茫戈壁。玄奘躲避追捕找水的时候迷路了。在沙漠中迷路显然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惜一个水袋也被打翻了。在茫茫戈壁滩上,玄奘四天五夜奄奄一息。于是这位虔诚的佛教徒躺在沙漠里,对着观音打坐。
对于玄奘来说,观音只是他维持生命的精神支柱。真正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是一匹瘦马,一颗红枣。显然,这是一匹旅行经验丰富的老马,带玄奘到了一处泉水。出了戈壁,玄奘来到了今天的哈密高昌国,高昌王居文泰在这里与玄奘结拜。此时,他的身份不再是偷渡者,而是高昌王的御弟。高旺和玄奘结拜,他希望用待客之道把高僧留在身边。玄奘西游记受阻。玄奘绝食以示西行决心。到了第4天,玄奘已经很虚弱了,居文泰只好同意放了玄奘,并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丰富物资。
玄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取经团队,总数达到了30人,实际上这个团队只是一个临时组合,随后的一场大雪崩和高原反应夺去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有两个弟子和玄奘侥幸存活。 公元630年夏,玄奘穿越了中原无数小国,终于踏上印度国土。印度那烂陀寺是玄奘真正的目的地。此后,他开始了在这个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学长达十多年的学习。在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辩论大会上,玄奘的声名达到了顶风,自这次大会后,玄奘在印度声名远播,无人能及。 公元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玄奘决定沿着丝绸之路北线,经过高昌国回长安,按照他与鞠文泰的约定,玄奘要国高昌国停留三年,但在东归徒中得知,高昌王鞠文泰已经不在人世... ...
玄奘大师顶骨今昔
1942年11月初,侵华日军在南京大报恩寺(宋天禧寺原址)遗址三藏殿后小山冈建造神社,挖土数尺,发现塔基一座,于塔基下得石椁、石函和薄铜板匣。石函内藏五色珠骨17粒,经鉴定为玄奘大师顶骨。日本人企图将顶骨舍利盗回日本,严密封锁消息。次年春,由于当时报刊披露,激起民愤。汪伪政权被迫与日人交涉,终将一半顶骨留在南京。1944年于九华山修三藏塔安放,刻此图于塔台之前,以资纪念。此本为朱墨彩拓。有褚民谊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