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车和寒冬的公交车车程,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余/钱文博/摄
最近重庆气温急剧上升,出门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公交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依旧照常在炎热的道路上行驶,但对于一些线路的司机来说,即使没有空调,也要坚守岗位。83线就是其中之一。即使在气温较高、偶尔客流较低的中午也有空站,但依然保持准点发车和到站。83路的司机满江说“即使气温再高,我们也要保持稳定运行。因为必须有人在烈日下等我们,不是在这一站,而是在下一站。”
人在48度车里工作,没有懈怠。
一辆公交车跑下来,腰部和背部的衣服都会湿透。
8月16日下午1点左右,满江驾驶着一辆883路公交车,缓缓停靠在虎营街调度站。身材娇小的满江拿起车里的医药箱,拎着防滑三角木,下了车。此时,她已经满头大汗,后背湿透了。放好防滑三角木后,满江快步走进手术部,放下药箱,拉开冰箱门,拿出饮料倒上。饮料一放好,她就擦擦汗,开了一瓶藿香正气液。我拿出痱子粉擦了擦。“我开这行4年了,‘代步车’没有空调。天热了就很难受。汗不停,就会逼出痱子。”满江的“踏板车”是一些乘客和公交车司机对普通公交车的昵称。趁着满江休息,记者带着温度计来到了停在路边的883路公交车上。温度计显示温度为48。除了驾驶座上方有一个与24V电源相连的风扇外,只有开着的窗户作为降温设施。
车内驾驶室顶部有一个小风扇。
满江在操作室自带痱子粉,每次火车回来都要擦一擦。
没有人坐在阳光下。
该线路安全值班长陈告诉记者,883路公交车往返于渝北虎营街和坪工业园之间,是典型的打工客流线路。8月14日的数据显示,该线路7辆车总载客量为1611人,早晚高峰客流爆满,每20分钟就有一趟车。负责高峰时段的司机最大载客量为325人。中午等高峰时段,客流较少。此时司机最低载客量为148人,发车时间延长至每半小时一班车。“高温挡不住大家上班,也挡不住我们883路正常运营。虽然车内没有空调,但我们在后勤保障上为司机做了很大的努力,还为乘客准备了降温解暑的药物!”陈云平说着,打开了蒋满刚从车上搬下来的医药箱。人民丸、藿香正气液、香膏、薄荷糖、头痛散、板蓝根颗粒、创可贴、体温计一件件排列在桌上。看着这堆药品和医疗器械,满江开玩笑说,“我开的不仅是公交车,还有救护车。”
每次下车的时候,你都带一个医药箱。
下车洗个冷面凉快凉快。
满江每天驾驶883路公共汽车,在胡营街和黄茅坪之间行驶四次。总里程约150公里,往返平均1.5小时。这么热的天开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有多辛苦?满江回答说“发动汽车,打开窗户,刮风的时候就不会这么热了。乘客也会感觉更好。”但陈告诉记者,这类车辆的发动机就在驾驶座旁边,发动机长时间运转散发的热量能把驾驶室踏板处的温度烤到60左右。
在运营部短暂休息后,一名后勤人员拿来一个冰鲜西瓜,用办公桌切了三次、五次、两次,分发给运营部等班的司机,剩下的放冰箱里。吃着西瓜,陈告诉记者,883线的车辆属于老式普通车。虽然没有配备空调,但票价比中级车便宜。这些车辆在两到三年内不会达到使用寿命
正午的烈日把地上的一切都烤得滚烫。“中午这么大的太阳,没有人想出去。厂区(黄茅坪)人流量很少,我们只好经营。”好好休息了一会儿的满江,在调度室外面的烈日下,拿起席子向883路公交车走去。
调度室准备了西瓜给司机们降温。
满江准备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