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 讲解(北海公园游览示意图)

健康新闻 2023-05-01 10:08健康生活www.xingbingw.cn

  北海公园 讲解(北海公园游览示意图),新营销网红网本栏目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北海公园 讲解(北海公园游览示意图)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东临故宫和景山,南临中国海和南海,北靠什刹海。它始建于晋代,是中国最古老、保护最完整的皇家公园。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制度,借鉴了各地的造园技艺,既有北方园林的雄伟气势,又有江南私家园林的婉约韵味。,它还具有皇家宫殿的宏伟和宗教寺院的庄严,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一.历史演变

   (1)金代大宁宫

  北海位于金中都东北郊区。金鼎十九年(1179年),这里修建了宏伟的大宁宫,范围包括现在的北海、中海、南海以及东西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大宁宫太液池两侧宫殿众多,广寒宫建在花木环绕的琼花岛上。金章宗美其名曰“琼岛春音”。

  金朝末年,蒙古军攻占金东渡之前,先攻占了大宁宫,大宁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之后,成吉思汗将琼花岛送给丘处机作为道观,改为万安宫。

   (2)元代万寿山皇家园林

  元朝第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大宁宫琼花岛为中心,修建了元朝首都。琼花岛及其湖被划入皇城,取名万岁山和太液池。万寿山皇家园林位于大宁宫西侧。它沿袭了大宁宫“一池三山”的传统格局,即太爷池、万寿山(今琼花岛)、元帝(今团城)、西山台,规模大大超过金朝,使金朝都城外的离宫成为元代皇城内的皇家园林。

   (3)明代的西苑

  明朝建北京时,万寿山和太爷池成为紫禁城西侧的皇家园林,称为西苑。明代进行了修缮扩建,扩大了南海的湖泊;把团城和太爷池东岸之间的水面填成陆地,形成今天团城“半岛”的格局;扩建了太液池的东岸和北岸,修建了大量的殿堂和亭台楼阁,奠定了北海现在的景观。

   (4)清代的北海

  清代仍为皇家内园,称为“西园三海”。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始祖福临下令在琼花岛上修建西藏白塔,万寿山改名为“白塔山”;乾隆年间,北海大规模重建,新建建筑和景观100多处,东墙北墙向外延伸,形成今天的规模、布局和园林边界,北海的发展达到顶峰。光绪年间,北海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不仅整修了原有建筑,还增加了许多新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中海映秀园至北海静心斋的西苑小铁路。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在北海驻军,大肆掠夺。慈禧太后回京后,北海又修复了。1912年,清皇室将“西苑三海”交给“中华民国”政府,北海结束了皇家园林的历史。

   (5)今天的北海

  辛亥革命后,北海于1925年作为公园向公众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北海公园的保护,拨出巨资对其进行了修缮。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比例和布局

  北海公园占地69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公园可分为琼花岛景区、东岸景区、北岸景区、团城景区四个区域。

  琼花岛风景区位于北海南部,以爱安寺为中心,周围有长廊、依兰堂、心悦堂、岳鼓楼等建筑。它成为北海地标的白塔,位于琼花岛中心的最高点,在整个公园中相当占优势。

  东海岸

  它建于元代,是一个木制和石头结构。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建为三泉洞石桥。桥的两端各建一座结构相同的牌坊。北侧匾额为“都匀”,南侧匾额为“积翠”,故永安桥原名“都匀积翠桥”。两个牌子楼下还有一对石狮子,“对云”牌子楼下的汉白玉石狮子蹲在两层的须弥山上;楼下“嵇翠”牌青石狮子,蹲在金夫广场的桥墩上,这种形式在中国石桥中并不多见。

   (2)安吉

  位于安吉白塔山南坡,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名为白塔寺。乾隆八年(1743年)更名为爱安寺。寺庙依山而建,三进三厅。

   l山门

  这是爱安寺的皇家寺庙,门前有一对青铜龟和鹤,这意味着清朝的山河将永远持续下去。寺前一对石狮子面向山门,与传统布局相反。所以老北京有句话叫“爱安寺——头狮子朝内”,嘲讽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其实这对石狮是永安桥的一部分。永安桥建于元朝,而爱安寺建于清朝。石狮不属于永安寺。

   L temple

  它是爱安寺的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四周是八大菩萨,两侧山墙下供奉着十八罗汉。

   l“清雾”馆和“领先胜利”馆

  在寺庙后半部分的平台上,“龙光赵子”牌楼的左侧是“地台”亭,亭内的石质建筑四面刻有乾隆皇帝御制《塔山四面记》;右边是“音生”亭,石楼四面用满、中、蒙、藏四种文字刻有甘龙皇帝的御制《白塔山总记》。五篇文章描述了北海的历史和公园内外的风景。

   l正觉寺、普安堂寺、殷珊寺

  正殿正面供奉着大肚弥勒佛,背面是韦陀。

  普安殿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雕像,左右为班禅及坐像,东西两侧为密宗八大护法。

  因为善寺位于白塔前,所以有两层城台和寺庙。下层为方形城台,上层殷珊厅为仿木结构琉璃重檐建筑。上面的屋檐是

  圆亭式顶,下檐是方形顶,象征“天圆地方”。殿内供奉一尊铜制镏金大威德金刚像,外墙四周镶嵌琉璃佛像455尊。

  l 白塔

  白塔耸立在琼华岛最高处,高35.9米,是北海的标志。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由塔基、塔身、相轮、宝顶四部分组成。塔基是砖石结构须弥座,座上有三层圆台。塔身是砖、石、木结构,其最大直径是14米,塔身上有306个通风孔。塔身南面为眼光门,中间刻有7个梵文字母和3个图案组成的“十相自在图”。相轮也叫十三天,为砖、石、木结构。镏金宝顶由铜质镂空的天盘、地盘、日月火焰组成,地盘周围悬挂铜铃16个。塔下有“藏井”,内有星船、佛龛、供桌、喇嘛经文、衣钵等。白塔在清康熙与雍正年间两次因地震而毁坏,后重修。

  l 信炮、五虎号杆

  信炮与五虎号杆位于白塔背面。清初国家尚未稳定,利用此处制高点观察城内动静,安放信炮(鸣放信号的炮),立五虎号杆(悬挂五色旗子和号灯的旗杆)。一旦有突发事件,白天升旗,夜间悬灯,随时指挥八旗军马平叛,清代后期不再使用。

  2、白塔山东侧主要建筑

  (1)般若香台

  也称半月城,坐西朝东依山而建,是一座似半月形的砖城。城上建有智珠殿,曾供奉文殊菩萨。城下建有一座三门四柱三楼的牌楼,其檐下为如意斗拱,是北京城一座重要的如意斗拱式牌楼。

  (2)琼岛春阴碑

  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碑正面的“琼岛春阴”四字及背面的一首七律诗均为乾隆皇帝御笔,描绘的是春回大地时琼华岛的景色。

  3、白塔山西侧主要建筑

  (1)悦心殿

  清代皇帝驻跸园内时,在此殿临时听政与召见大臣。殿内正中高悬“正大光明”匾,设置九龙宝座等。慈禧太后时,在院内搭金漆彩画天棚,陈设铜鼎、铜缸、铜龙、铜凤、铜鹤等,袁世凯任大总统后,将这些陈设搬到了南海总统府内。

  (2)庆霄楼

  位于悦心殿后,乾隆皇帝经常陪皇太后到此休息、用膳、观赏“冰嬉”。每逢旧历十二月八日,在太液池冰面上举行抛球夺彩、蹴鞠等游戏,分两队比赛,称为“冰嬉”。

  (3)琳光三殿

  是白塔山西麓的主体景观,三座殿宇依山就势,层层升高,下面是琳光殿,中间是甘露殿,上面是水精域,原来有游廊将三殿围成一处独立的寺庙景区。

  琳光殿内供奉韦陀和天王。甘露殿内供奉大慈悲菩萨。水精域内有一口挖掘于元代或更早的古井,老北京民间传说北海有“海眼”,就是指这口井。乾隆皇帝作《古井记》,镌刻在古井出水口处。

  (4)阅古楼

  阅古楼坐落于琼华岛西北侧的湖畔,是一座半月形上下两层的楼房。“阅古楼”三字为乾隆手书。楼内四壁嵌有《三希堂法帖》石刻495方,共收集了从魏晋至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340件法帖,提拔210多件,印章1600多方,是乾隆皇帝年间原物,是我国现存最完成的古代书法石刻集成。

  4、白塔山北侧主要建筑

  (1)仙人承露盘

  是汉白玉蟠龙石柱顶上,有一双手高举荷花托盘的铜人。这是乾隆年间仿汉武帝求仙的故事建造的。汉武帝曾在建章宫铸10米铜柱,铜柱上的铜人伸掌捧着铜盘,用此 收集甘露。然后和着玉屑服用,用以长生不老。

  (2)折粮石

  琼华岛上有许多太湖石,尤以白塔山北坡最多,这些太湖石大多来自北宋都城汴梁御苑中的“艮岳”。金世宗营建琼华岛时,曾把汴梁城的太湖石移来用于造景。因用运石的劳役来折抵民夫粮赋,故称其为“折粮石”。

  (3)延楼游廊

  西起分凉阁,东至倚晴楼,分上、下两层,各60间,临湖岸建成半月形,是乾隆年间仿镇江金山江天寺修建的。延楼中主要建筑东侧名“碧照楼”,西侧名“远帆阁”。围抱在游廊的主要建筑,东侧名“晴栏花韵”,中间名“漪澜堂”,西侧名“道宁斋”。乾隆皇帝经常在这里读书,并曾召集一些御用文人吟诗、作画、宴会。

  (二)东岸景区

  东岸景区主要由濠濮间、画舫斋、先蚕坛组成。

  1、濠濮间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濠濮间的名称出自《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梁简文帝游华林园时所发的感慨“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临水,便自在濠濮间想也。”“濠”为古水名,庄子与惠子曾游于濠梁之上,产生过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哲学辩论。“濮”也是古水名,庄子曾垂钓于濮水之上,表示宁愿效仿神龟曳尾在泥中,而不愿出仕。乾隆皇帝用濠濮间命名,是为标榜自己超凡脱俗。

  濠濮间是北海中的一座园中园,中心是一座三面临水的水榭,水从浴蚕河流经画舫斋蜿蜒至此。水榭北面有九曲石桥,桥头立小石牌坊一座。水榭南有爬山曲廊延伸到山顶,廊东是崇椒室。

  清代帝后经常到这里游玩,晚清时慈禧太后夏季常来此避暑。

  2、画舫斋

  位于濠濮间北侧,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画舫斋、古柯亭,小玲珑三组庭院组成,是北海中的另一座园中园。

  画舫斋名称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这里是清代皇帝在北海内的一处行宫,布局十分整齐精巧。前院正殿名为春雨林塘,是一座前殿后厦式建筑。后院正中是一巨大的方形水池,水池南面三间抱厦,是演员们为帝后们演戏的地方。水池北面是画舫斋,为一座前轩后殿式的建筑,是帝后们看戏的地方。

  古柯亭是画舫斋东侧的附属庭院,因院内有一棵唐代古槐而得名。这里曾是光绪皇帝在老师翁同伦的陪伴下读书的地方,其中奥旷室是用膳的地方,得胜轩是寝室。

  小玲珑位于画舫斋西侧,院内建有一小屋,屋内匾额“得真趣”是乾隆皇帝御笔。

  3、先蚕坛

  位于画舫斋北侧,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是清代帝后祭祀蚕神、举行先蚕礼的场所。

  清代的祭祀典礼多承袭古制,设先蚕坛也不例外。原康熙皇帝在丰泽园附近设置蚕坛,雍正皇帝时将蚕坛移至北郊城外。后因北郊路远,皇后亲蚕不便,加之那里水源缺乏,浴蚕困难,乾隆年间将蚕坛移至北海内的明代雷霆洪应殿旧址上。

  先蚕礼属于清代祭祀中的一组重要祀礼,在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清代以嫘祖(养蚕缫丝的世祖)为祭祀主神。每年春季待蚕出生后,皇后还要到蚕坛举行“躬蚕礼”;待蚕茧做成之日,皇后到蚕坛举行“献茧缫丝礼”。如皇后不能亲祭,则须派遣其他嫔妃恭代。

  (三)北岸景区

  北岸景区主要由静心斋、西天梵境、快雪堂、五龙亭、阐福寺和小西天等一系列宗教建筑构成。

  1、静心斋

  原名“镜清斋”,是北海几座园中园里最精美的一座。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形成今日的格局。静心斋东西宽约110米,南北纵深约70米,是南方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相结合的经典之作。袁世凯执政时,将此园改名为“静心斋”,归外交部管理,作为宴请外宾的场所。

  镜清斋是静心斋花园的正殿,前后均临水池,乾隆皇帝在诗中曾写道“临池构屋如临镜”,意思是借池水为镜,经常照一照自己的思想品德。

  2、西天梵境

  始建于明代,原称“大西天禅林”,乾隆年间扩建后改为今名。

  般若祥云牌楼位于西天梵境山门前,是三门四柱七楼的琉璃牌楼,正面枋心题额为“华藏界”,北面枋心题额为“须弥春”,均为乾隆皇帝御笔。

  大慈真如宝殿是西天梵境的主殿,始建于明代,又称“楠木殿”,整座建筑中的大木、斗拱、飞檐、望板等全部采用名贵的金丝楠木且不施彩绘,殿顶覆以黑琉璃瓦,用黄琉璃瓦剪边,重檐庑殿顶,雍容古朴。殿内匾额“恒河演乘”为乾隆皇帝所书,正中供奉三世佛,两旁站立十八罗汉。清代皇帝每年都要到此拈香拜佛,是皇帝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

  华严清界是西天梵境的后院,后院中间是高大精美的琉璃阁,整座建筑为上下两层的无梁殿,外部全用黄绿琉璃瓦镶嵌而成,四面墙壁上布满小琉璃佛像,共计1376尊。

  3、九龙壁与大圆镜智宝殿

  九龙壁是大圆镜智宝殿山门前的照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高6.5米,厚1.2米,长27米,用黄、蓝、白、赭、绿、紫、橙黄七种颜色的琉璃砖镶嵌而成,两面各有形态各异的蟠龙9条,在正脊、垂脊、筒瓦、陇陲等处也都有大大小小的龙,全壁共计635条龙。北海九龙壁是我国现有三块九龙壁中最具特色的一块,因北京故宫黄极殿门前与山西大同明代王府门前的九龙壁都是仅一面有龙。

  大圆镜智宝殿是皇家进行佛事活动和储藏大藏经刻板的地方。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大圆镜智宝殿内的画像、金佛被洗劫一空,经版被毁。1919年,大圆镜智宝殿的整座建筑群被大火化为灰烬,仅存九龙壁与真谛门。

  4、澄观堂

  是由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三进庭院组成。澄观堂与浴兰轩均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帝后们到北海阐福寺拈香时沐浴、更衣、用膳、休息的地方。在北海先蚕坛未建成之前,乾隆皇帝曾把太索殿北边的殿宇改为蚕馆,这里也曾是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

  快雪堂是一座楠木大殿,东西两廊的内壁上镶嵌着“快雪堂石刻”。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时,乾隆皇帝得到了明代冯铨辑选的从晋代到元代20位书法名家的80幅墨迹,以及冯铨家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石刻。为此专门在浴兰轩后增建此院落,将石刻镶嵌在东西两廊的内壁上,共计48块,并题写了《快雪堂记》予以说明。

  快雪堂前有两块高近5米的巨石,东边那块巨石的前面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云起”二字,北面刻有乾隆皇帝所做的《云起峰歌》。

  5、铁影壁

  位于澄观堂前,是用中性火山岩石雕凿而成,呈棕褐色,颜色和质感都很像铸铁,被称为“铁影壁”。影壁南面雕刻一只雌狻猊息栖在山林中,其前后和腹下还有三只小兽;北面是一只姿态雄健的雄狻猊,雕刻技法粗犷。

  铁影壁为元代遗物,原是健德门(今德胜门外)内一座古刹前的照壁。明初修建北京城时,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移了2.5千米,铁影壁被隔在郊外。后有人将其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前,其所在胡同便被叫作铁影壁胡同。1948年,壁身别移到北海公园。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其基座,从而使这一文物得以复原。

  6、五龙亭

  建于明嘉庆年间,清代屡次修缮。最中央的龙泽亭为重檐,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五亭的名称从东至西依次是滋香、澄祥、龙泽、涌瑞、浮翠,亭间由汉白玉围栏的曲桥相连,在湖面一字排开,远望有如游龙。此处是帝后们垂钓、赏月,看烟火的地方。

  7、阐福寺

  原是明代太素殿北面的行宫,是帝后们避暑和游乐的地方。清乾隆七年(1742年),曾作为先蚕坛的蚕馆。清乾隆十年(1745年),下旨仿河北正定隆兴寺将此处改建为藏传佛教寺庙,赐名阐福寺,是北海规模最大的一处庙宇。阐福寺不仅是清代皇家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是皇帝祈福的地方。

  自乾隆皇帝开始,历代清帝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都要在阐福寺内举行“书福”盛典,包括祈福、书福、送福、迎福四项仪式,以此祈求“苍天赐福”。

  阐福寺的大佛殿内曾供奉一尊千手千眼佛,是用一整根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全身镶嵌无数珍宝,价值连城。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大佛身上的珠宝被抢劫一空。1919年,消防队在大佛殿内起火做饭引起火灾,将全市焚毁,仅存天王殿、钟鼓楼、两块石碑。现已经重修大殿。

  8、小西天

  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是乾隆皇帝为其母孝圣皇太后八十寿辰祝福祈寿而建。其主体建筑为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又称“小西天”“观音殿”,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其横梁跨度13.5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方亭式建筑。殿内正中建有汉白玉须弥座,上面是一座巨大的木架泥塑须弥山。殿顶中央高悬金匾,匾上“极乐世界”四字为乾隆御笔。殿内建须弥山,上面有200余尊菩萨及罗汉,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

  (四)团城景区

  团城位于北海公园南门外,是一座砖筑的圆形小城,城高4.6米,周长276米,面积4553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承光殿。

  1、承光殿

  是团城上的主体建筑,元代称“仪天殿”,明永乐年间改今名,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殿内正中木雕佛龛内供奉着白玉释迦摩尼佛坐像一尊,高1.5米,重约1.2吨,是用一整块白玉雕成。关于白玉佛的来历,一说是嘉庆年间 进贡的,一说是晚清僧人明宽从缅甸带回京的。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侵略军用刀砍伤了白玉佛左臂,后修复。殿内“大圆宝镜”匾额为慈禧太后题写。

  2、渎山大玉海

  承光殿前为玉瓮亭,亭内放置的玉瓮是用一整块墨玉雕成,呈椭圆形,高约0.66米,周长约5米,重约3500千克。内壁上镌刻有乾隆皇帝所作的《玉瓮歌》,外壁随玉石的自然凹凸和斑纹,雕刻着云龙和海兽出没于波涛之中,生动至极。

  玉瓮于元至元二年(1265年)雕刻完成,元世祖忽必烈赐名“渎山大玉海”,下诏放置在琼华岛广寒殿中,专供宴请群臣时盛御酒用。明万历年间,广寒殿失修倒塌,玉瓮流落到西华门外真武庙中,道人不知其价值,用它来盛酱菜。乾隆年间,工部侍郎三和把它从道人手中买下,献给乾隆皇帝。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承光殿前建玉瓮亭放置玉瓮,乾隆皇帝亲作《玉瓮歌》记录其事,并刻于内壁上以示纪念,命内廷翰林等40人各赋咏玉瓮诗,刻在四根亭柱上。三和买下玉瓮时,元代的石座仍留在真武庙中,现在玉瓮汉白玉石座是清代雕刻的。1974年,元代石座移放到了法源寺。

  3、遮荫侯、探海侯、白袍将军

  遮荫侯、探海侯、白袍将军是团城上有封号的三株松树,其封号均为乾隆皇帝所赐。

  遮荫侯在承光殿左侧,是一株800多岁的大油松,苍劲挺拔,如伞盖遮天,可遮阴避暑,于是乾隆皇帝封这株松树为遮荫侯。

  探海侯原在团城衍祥门北侧,其树身向西曲卧,树冠掠过城墙,俯临着太液池。探海侯早已枯死,如今这株油松是1988年在原地补种的。

  白袍将军是一株白皮松。

  北海公园地图

  更多北海公园 讲解(北海公园游览示意图)相关信息请关注本文章,本文仅仅做为展示!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