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集团起家(三星 家族企业)

生活百科 2023-04-28 10:04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三星集团起家(三星 家族企业),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三星集团起家(三星 家族企业)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三星集团创业史(三星企业家族)三星是三星集团在哪个国家的历史世界上较大的家族商业帝国。

三星不仅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存储芯片和显示面板制造商,其业务布局也触及韩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韩国人的骄傲,也是华为和联想在中国的榜样。

文|环球君

由李秉喆创立的韩国三星集团是世界上规模更大的家族控制的商业帝国。三星集团还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内存芯片和显示面板制造商,拥有18家上市公司。如今,这个财阀拥有60多个不同的行业,包括电子、机械重工业、化学工业、金融服务、物业工程,甚至羊毛、酒店、棒球队等。三星电子是集团最大、最重要的业务部门,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公司之一。

00-1010李秉喆(1910年2月12日-1987年11月19日)于1938年在韩国大邱成立了三星商会,一家食品贸易公司。其主要业务是从韩国向北京和中国东北地区出口干鱼、蔬菜和水果。在韩语中,“三星”是三颗星的意思。“三”在东方文化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我希望李秉喆的公司能像星星一样长久。

二战开始后,三星的发展陷入停滞。二战后,1948年,李秉喆在首尔成立了“三星产品公司”。公司成立不久,交易品种迅速增加到100多个,交易对象也扩展到美国等许多先进工业国家。,朝鲜战争爆发后,李秉喆不得不离开首尔,返回大邱。

1951年,李秉喆在釜山成立了三星物产公司。鉴于当时的国家形势,李秉喆决定放弃利润丰厚的贸易行业,建立生产性工厂,发展进口替代工业。1953年,他建立了“一制糖”,结束了韩国食糖依赖进口的历史;1954年“一毛面料”成立,开创了韩国自产面料时代。“Cheil”这个名字也给三星李氏家族后来的发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它最缺的是化肥,完全依赖国外进口。李秉喆决定进入化肥行业,建立了一家化肥厂。这一次,他创造的“韩国肥料”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创造了出口肥料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三星通过投资重工业、化学工业和石化工业,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因为韩国 提倡“综合商社模式”,三星物产在1975年被韩国 选为综合商社之一。

00-1010李秉喆分析,从技术、劳动力、附加值、出口预期等方面分析。电子行业将是非常适合韩国的行业。1969年,“三星三洋电子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为日本三洋公司生产廉价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此后,三星三洋还生产洗衣机和冰箱。1975年,三星三洋电子更名为三星电子机械公司。到1976年,三星电子机械公司已经生产了1000万台黑白电视机。

1977年,三星电子机械公司与1969年成立的三星电子工业公司合并。到1978年,三星电子工业生产了4000万台黑白电视,销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1979年,三星电子工业开始批量生产微波炉。1980年,三星电子工业开始生产空调。到1981年,三星电子工业已经生产了1000万台彩色电视机。

20世纪80年代,李秉喆提出了“发展前沿科学技术”的思想。三星投入巨资开发尖端技术,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使韩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自主研发半导体的国家。1980年,三星电子工业和韩国半导体公司完成合并。1982年,韩国电信公司更名为三星半导体电信有限公司,1984年,三星电子工业公司更名为三星电子。1988年,三星电子与三星合并

在这个阶段,家用电子产品的蓬勃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三星电子开始出口产品。,在当时的美国消费者印象中,三星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低价电视和空调制造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星电子生产了大量微波炉等产品,并运往美国。有大量的货物积压,然后不得不打折出售。

00-1010李健熙(1942-),李秉喆的第三个儿子,在他12岁时被他的父亲送到日本学习。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1966年在华盛顿大学完成商学硕士学位。1978年,他担任三星物产株式会社的副总裁。1987年11月19日,李秉喆因肺癌去世。

李健熙成功成为三星集团的新总裁。

1988年,在三星50周年庆典上,李健熙宣布了集团的“二次创业”,并将三星的发展方向定为21世纪的世界级企业。

1993年,李健熙带领众多三星高管到美国各大百货公司,发现三星的产品非常便宜,而且总是放在商店里不显眼的角落,很少有人光顾。索尼等日本电子产品虽然比三星贵很多,但很受欢迎。在南韩引以为傲的三星产品如此落魄,这震惊了包括李健熙在内的三星高层!

李健熙立即指示在美国召开会议,对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和三星产品的设计风格和产品质量进行比较和评估。相机、电视、冰箱、洗衣机、录像机、微波炉等70多种产品。展示了世界著名制造商的产品,制造商的设计风格、性能和材料一目了然。三星产品给人的印象之一确实是便宜。

李健熙觉得美国是世界上更大的市场,美国市场的成败决定了三星的命运。三星的产品和先进国家的产品还有很大差距。三星不成为世界一员,就活不下去。1993年6月,三星在德国法兰克福宣布了“新业务”计划。李健熙建议,为了抛弃二流的产品形象,“除了妻子和孩子,一切都得改变”。

为了重塑品牌,李健熙果断放弃了三星原有的商标,转而请美国专业机构设计了更加国际化的蓝色椭圆形图案。这个LOGO图案三星集团一直沿用到现在。

三星还将把工作时间从早上8:30到下午5点改为早上7点和下午4点.这项措施将员工的工作时间提前了一个半小时,以便“没有完全清醒的三星员工能够亲身体验改革”。

1995年,李健熙将三星最新的手机作为新年礼物赠送给员工,但他听到这些手机运行不佳时非常害怕。为了向桂威市工厂的员工强调生产质量的重要性,李健熙要求将工厂所有的手机和传真机库存堆放在一个地方。在一条写着“质量是我的尊严”的横幅下,李健熙下了一道命令,工人们将所有这些产品打碎,然后放火焚烧。此举也成为三星追求高品质的转折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星确立了以日本三洋为基础的战略。20世纪90年代,三星开始在日本瞄准索尼。三星决定实施“数字化战略转型”以超越索尼。为此,三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产品开发必须比日本同行快3到6个月,手机产品质量要超过美国的摩托罗拉。

一度濒临破产,成功转型信息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外国贷款人从高度依赖融资的经济体中撤出资金,韩国经济陷入摇摇欲坠的境地。到1998年7月,三星电子每月亏损数百万美元。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三星电子将在几年内破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决定在接下来的五个月里必须将成本降低30%。

三星开始降低库存水平,削减成本,出售不盈利的子公司。三星还打破了日本的终身雇佣传统,解雇了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从而为会说英语的年轻活跃的领导者腾出了空间。1998年,三星电子开始量产数字电视,占据了液晶市场的大量份额,并完成了平板电视的开发。到1999年,公司开始盈利。

在此期间,三星集团宣布开始第二阶段的‘新运营’,对集团业务进行了彻底的组织调整和业务整合,并连续出售和放弃了多个业务部门。三星迅速退出了自己不擅长、没有发展前景、发展潜力相对较小的领域。

李健熙坚信,电子产品这一新兴产业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三星在大量出售其他业务部门的,确立了专注于电子产品和电信产品的战略,并取得了以信息化取代工业化的成功。这次业务调整为三星集团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1999年底,三星集团清理了所有子公司之间的相互支付担保,使各子公司实现了完全独立的财务运作,成为亚洲金融危机后为数不多的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

三星在全球电子行业的制胜之道2001年,三星电子的销售额达到247亿美元,利润22亿美元。它是世界上存储芯片和超薄显示器的市场之一,一直是世界第四大手机制造商。在韩国,三星集团以超过1000亿美元的年收入成为四大工业巨头中最有实力的公司,排在现代集团、LG集团(卫莱金星)和大宇集团之前。到2003年,在Interbrand评选的全球品牌排行榜中,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第25位。三星成功采用“跟随”策略涉足新业务,并以其执行力压倒竞争对手,直至成为市场领导者。

李健熙敦促高管们大胆投资,抢占规模和市场份额,不要考虑短期利润。1985年,李健熙决定投资内存芯片。当时人们认为他疯了,会让公司破产,但他成功了。在每个主要业务领域,三星都遵循同样的“规模投资”模式,取代了索尼在电视领域的地位和诺基亚在手机领域的地位。也培养员工“不惜一切代价取胜”的作风。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李健熙就意识到三星的文化过于封闭。于是,他创建了一个项目,每年派100名最有前途的中层管理者去世界各国考察,在长达一年的学术假期中了解当地文化,然后带着全新的视角回到韩国。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三星首尔总部还雇佣了数百名非韩国籍MBA,他们负责制定国际战略。三星认为外国人会带来新的思维方式。

2007年苹果iPhone问世后,三星电子全力以赴进军智能手机市场。2009年,该公司决定在所有手机产品上采用谷歌的低成本安卓操作系统,以便快速廉价地对抗苹果的专有操作系统iOS。2011年,凭借Galaxy S II手机,三星夺冠。利润飙升,尤其是其大屏手机深受市场欢迎。得益于对长期供应链的严密控制,三星始终能够快速响应,满足市场对三星手机不断上升的需求。可以说三星是自己更好的客户。

三星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控制并独立生产手机产品的许多基础零部件(三星生产从屏幕到存储卡的所有配件)。三星有能力快速提高零部件产能,这意味着三星已经成为其他手机厂商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竞争对手苹果也是三星较大的零部件客户之一。如果要完成同样的零配件生产任务,所有三星的竞争对手都必须依靠第三方。在与竞争对手的博弈中,三星产品至少节约了四分之一的成本。

三星在R&D的投资也是巨大的。2011年,三星在研发上投入了87亿美元。当时三星集团全球员工总数达到22万人,其中四分之一从事研发工作。三星手机产品主要由亚洲的团队研发生产,然后在当地改进组装。

因为20年来饱受企业并购失败之苦,三星更喜欢创业而不是收购。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三星斥资近1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电脑制造商AST,但随后三星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这次失败已经成为三星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南韩多年来一直鼓励其财阀在R&D投资获利。

李健熙将三星电子从一家低端设备销售商打造成为手机、电视和电脑芯片的全球领导者。2013财年,其收入超过2000亿美元,成为全球电子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在李健熙的控制下,三星集团也从韩国财阀升级为全球商业巨头。

继任者李在镕面临的挑战2014年5月,李健熙突发心脏病,此后一直住院治疗。性格温和、周游世界的李在镕成为三星集团的合法继承人。

三星集团三代掌门人李秉喆(左)、李健熙(中)和李在镕。

李在镕(1968-)是最国际化的三星高管,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和英语,以完美的举止和开明的风度著称。李在镕曾经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学习历史。像他的父亲李健熙和祖父李秉喆一样,他曾去日本留学,获得庆应义塾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在HBS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41岁的李在镕成为三星电子的首席运营官。目前,李在镕是三星集团的副董事长。

李在镕面临的情况是,虽然三星的智能手机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已经被上下挤压在高端,有利润比它高很多的苹果;在低端市场,有大量中国竞争对手。虽然三星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仍然是全球第一,但在中国已经被挤出了前五。三星高管还担心该公司的成功会转瞬即逝,尤其是在技术领域。诺基亚、摩托罗拉和黑莓都有先例。

李在镕已经意识到,目前整个集团的业务过于依赖三星电子,未来发展会存在很大风险。

医疗保健项目已经成为三星未来战略的一部分。三星集团在仁川建立了庞大的“三星生物制剂”新业务,为包括罗氏基因泰克和百时美施贵宝在内的全球制药公司生产生物药品。这也是李在镕最喜欢的项目。它具有三星奋斗的所有特征大规模、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及将专业生产技术应用于一个有前途的新企业。

通过精简产品线、减少R&D费用等措施,三星智能手机部门的营业利润在进入2016年后迅速恢复。2016年3月上市的“Galaxy S7”销量超出业界预期,成为久违的热销机型。市面上最新的大屏手机Galaxy Note 7在曝光后获得了国内外媒体和用户的一致好评。经过三年的努力,三星电子的股票在2016年8月下旬升至创纪录的收盘高点,市值接近2400亿美元。

,尽管新智能手机市场反应良好,但外国投资者更关注三星的半导体和显示产业,尤其是3D闪存芯片(nand flash)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这是三星电子股价上涨的头号贡献者。长期来看,包括三星、苹果在内的全球智能手机厂商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三星电子最近购买了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比亚迪的股份,还在研究收购菲亚特汽车公司的零部件子公司,并正在加大对汽车相关产业的投资。

在无处不在的三星集团和李氏家族企业中,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三星集团和李氏家族数十家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按照三星集团的说法,每个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而三星集团并不是法人实体,而是方便人们提及的公司集团。

在的8个子女中,除了接手三星的外,长女李从其遗产中继承了医院、高尔夫球场等资产,并成立新的集团企业。第五位女性李明熙在继承百货公司资产后也成立了新世界集团,并担任集团总裁,该集团旗下拥有“e-mart”超市。

CJ集团是韩国大型电影和消费品的合资公司。CJ集团来自三星最早的企业之一One Sugar,其名称中的“C”代表“One”(Cheil)。这是李氏家族最早的控股公司Cheil Industries的名字。1993年,李健熙将“一糖公司”交给长兄李之子李在贤,后由南韩一家规模较大的食品公司发展为全球生活文化企业“杰西集团”。

李健熙的女儿李瑞希李叙显负责一家毛织厂的时装业务。

新罗酒店是韩国的高档酒店,涉及免税业务。它由李健熙的长女李富珍管理。

其中一个项目(Cheil Worldwide)是南韩一家较大的广告公司,其总裁是李健熙的二女儿李叙显。

韩国较大的主题公园,世界20大主题公园之一的三星爱宝乐园,也是三星产业。

《中央日报》是韩国较大的日报,由李健熙于20世纪60年代创办。虽然目前不属于三星,公认对三星非常友好。

2013年12月,三星爱宝乐园收购Cheil Industries,合并后的公司更名为Cheil Industries。2015年9月,三星CT和茂智合并为新的三星CT公司,成为三星集团的实际控股公司。

目前,三星集团拥有四大产业板块,包括电子、重工业、金融服务、生活服务等产业。

电子行业包括三星电子、三星SDI、三星电子、三星SDS、三星显示、三星康宁精密玻璃等企业。

包括重工三星物产工程建设部、三星重工、三星工程等企业。

金融服务包括三星人寿保险、三星海上火灾保险、三星信用卡、三星证券、三星资产管理和三星风险投资。

服务等行业包括三星物产贸易投资部、新罗酒店、吉尔斯星(项目之一)、三星S-1公司、三星医疗中心、三星经济研究院、三星生物制剂公司、三星Bioepis、三星Welstory等企业。

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电子在2016 《中央日报》世界500强榜单中排名第13位。三星人寿排名第439,三星CT排名第441。

在Interbrand公布的“2016年韩国50大较好品牌”榜单上,三星集团和李氏家族企业的品牌接近四分之一。分别是三星电子(1)、三星生命保险(6)、三星火灾海上保险(12)、三星物产(21)、三星卡(23)、CJ One Sugar (27)、易买得(29)、三星证券(35)、新罗酒店(36)、CJ O shopping(40

可以说,三星集团和李氏家族之间的业务几乎触及了韩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星集团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三星集团的发展历史

更多三星集团起家(三星 家族企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