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泉院士 纳离子电池 突破(陈立泉 纳米硅锂电池)
陈立泉院士 纳离子电池 突破(陈立泉 纳米硅锂电池),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陈立泉院士 纳离子电池 突破(陈立泉 纳米硅锂电池)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1940年出生于四川南充。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同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是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固态电池研究的推动者。现为中国固体离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历任中国固体离子学会理事长、国际固体离子学会会员、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
纳米电离
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
荣誉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国际电池材料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发表论文2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培养硕士、博士20人。
1976年至1978年,中国科学院将陈立泉送到西德马普学会固体研究所深造。他和锂电池的关系就是从这个研究开始的。陈立泉到达马普固体研究所后不久,发现马普固体研究所正在从上到下研究一种无机材料——氮化锂,既有理论也有实验。
经过询问,得知这种无机材料未来可能会被制成汽车电池。在马普学会固态研究所的开放日上,陈立泉还看到研究人员展示了未来只有纽扣大小的锂电池。他指着旁边的大铅酸电池说别小看这个小“按钮”,它的能量比铅酸电池大得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陈立泉对锂电池非常感兴趣,并有了改变研究方向的想法。陈立泉还想起了他的初中时代,为了做物理实验,学校需要从南充购买铅酸电池,然后把沉重的电池扛回学校。回学校的路很坎坷,有一次电池里的溶液漏了出来,烫到了搬运工的衣服。陈立泉认为,锂电池的质量比铅酸电池轻很多,但能量密度高很多,是非常前沿的研究。国内还没有人从事这项研究。于是带着对这个小“按钮”的浓厚兴趣,陈立泉给物理研究所的领导写信,申请改变研究方向。李答应了他的要求,在完成了既定的晶体研究任务后,立即转向做超离子导体的研究。没想到,这一转就是四十多年。
40年的坚持与创新。超离子导体就学科而言是固体离子学。1978年陈立泉回国后,继续从事与锂电池相关的固体离子研究。陈立泉回到中国后,他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实验设备。实验室的仪器都是研究晶体生长需要的,这对他研究固体电离没有帮助。虽然该项目得到了院领导的支持,但科研经费仍然无法支持他购买新设备。于是他从其他实验室借来设备,继续进行超离子导体的研究工作。他从北物理所借了设备搬到自己的实验室,用完了再搬回来。面对如此艰苦的科研条件和陌生的领域,陈立泉顽强地坚持着,他给自己定下了三年内立足中国的目标。
1987年,中国启动了第一个“863”计划,陈立泉成为固态锂电池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的科研成果奠定了我国锂电池产业的科技基础。陈立泉院士不仅关注固态电离的研究工作,而且在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化道路上也留下了陈立泉院士的足迹。
1997年,陈立泉院士开始探索锂电池的产业化。同年9月,陈立泉带领他的团队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锂电池中试生产线。因为没有经验,一切都得自己摸索。在这条生产线上,到处都是陈立泉院士。他亲力亲为,是研究人员,也是一线工作者。一次,陈立泉带着几名科研人员自己搬运设备。没想到,拉设备的粗钢绳突然断了,几吨重的设备滑下楼梯。幸运的是,它侧身撞到了墙上,所有的科研人员一起冲上去用力扶住了它,才没有造成事故。尽管在探索锂电池产业化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障碍,陈立泉院士仍然坚持固态离子学的研究方向。所谓真知,来自实验。正是一线工人一年多的经历,让陈立泉院士了解了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满足了企业的需求。这也让他的研究电池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2000年,我国启动了十五“863”电动汽车重点专项。在这个“863”计划中,锂离子电池被排除在外。陈立泉对此很担心。为了更好地推进锂离子电池产业化,陈立泉院士鼓足勇气,远赴上海面见该项目总经理万钢教授,争取机会加入“863”电动汽车重点专项。在他的不断游说和劝说下,万钢最终同意将车用锂离子电池纳入电动汽车的课题。这为锂离子电池在我国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如今,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动力来源。推动更安全、更高性能的全固态锂电池早日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成为陈立泉院士努力的方向。
更多陈立泉院士 纳离子电池 突破(陈立泉 纳米硅锂电池)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