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脱出怎么回事,怎么治疗好?
痔疮疾病发展至一定程度,痔核脱出现象尤为常见,特别是内痔患者。对于痔核可以自行回纳或通过手部辅助回纳的患者,注射法治疗是有效的选择。但如果痔核脱出无法自行回纳,则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这一难题。内痔患者了解自身病变的症状后,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痔疮脱出的主要症状
痔疮脱出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内痔的脱出。内痔是痔疮的一种类型,指的是齿状线以上肛垫的脱出。初期内痔在排便时会有痔核脱出,便后痔核可自行回纳,这种情况通常属于二期内痔。随着病情发展,大便后需要用手辅助才能回纳,此时属于三期内痔。而四期内痔则是痔核脱出后无法自行回纳,即使用手托回也会立即或过段时间再次脱出,同时伴随肛管下移,经常脱垂在外。
另一种情况是齿状线以下的肛管段静脉曲张隆起。患者在蹲厕时,肛门局部会出现包块隆起,排便后包块会逐渐回缩。这种情况并非脱出,而是静脉曲张所引起的隆起。
痔疮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针对痔疮静脉曲张,临床上以内痔疾病最为常见。对于偶尔性出血的患者,去除诱发出血的因素并适当用药治疗,多数可以解决问题。如果病变部位的曲张迂回较大,伴随脱出但情况不严重,可以考虑注射治疗,包括硬化剂注射和软化剂注射,直接打到黏膜、黏膜下,促进缓解无菌性炎症反应,达到阻塞血管、萎缩硬化痔核的目的。
对于痔核数量较少、界限分隔清晰、有脱出情况的患者,可以考虑套扎治疗。这种方法主要是用套扎器对准痔疮,吸到前端后扣动,将痔疮根部套扎住,让痔核缺血、坏死、脱落,从而解决痔核脱出的微痛问题。
对于静脉曲张严重、排便时脱出且无法用手顺利托回的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可以选择PPH或TST等方法,若外痔较大时,也可以直接进行切除治疗。
对于外痔静脉曲张,在排便时鼓起、便后消失的情况,若不影响正常生活,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局部卫生护理工作即可。了解这些症状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痔疮问题,并在需要时做出正确的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