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父母的八大行为
目录:中国父母之常见失误与反思
================
一、父母最大的误区何在?探寻亲子关系的真谛
-
父母与孩子间,究竟应如何相处?许多家长沉浸于一种观念之中,即孩子需完全依赖大人,向大人学习一切。这种观点却忽略了孩子自身的独特性和潜能。在我看来,父母应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的关系。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拥有独特的思想和感受。作为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隐私,如日记等个人空间不应随意侵犯。与孩子成为朋友,彼此尊重、相互学习,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大的成功。
二、八种典型的失败父母行为介绍
-
第一,没有原则的父母往往会被子女控制。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无理要求面前轻易放弃原则,这不仅让孩子觉得可以为所欲为,更可能导致孩子未来的价值观扭曲。第二,过度保护孩子只会让他们失去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第三,唠叨、说教和无休止的嚷嚷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和压抑。第四,赞扬泛滥并不能真正鼓励孩子成长,反而可能让他们失去对真实评价的感知。第五,惩罚过重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或创伤。第六,父母常常用自己的感受和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这剥夺了孩子自我感受和判断的机会。这样的行为往往让孩子失去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的机会。这些行为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三、家长引导不可或缺: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
七、成绩与创造力:舍本逐末?
许多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更需关心的部分。
八、乐趣的缺失
乐观的天性,这是父母赠予孩子的最宝贵礼物之一。在现代教育的重压下,这份天性有时被遗忘在角落。
家长引导不能缺席
童话大王郑渊洁,洞悉教育的隐忧。面对儿子对正规学校教育的抵触,他选择亲自教育,用他独特的方式,将儿子送上了成功之路。尽管郑渊洁的教育之路难以复制,但对于那些另类孩子,当常规教育无法助其成才时,家长们不能袖手旁观。
潘抒捷观察道:说真话是一种勇气,而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说真话,则是一种艺术。李红豪批评教育制度时过于偏激,认为退学是无奈之举,但这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效仿韩寒、罗永浩的成功。游志红认为,另类学生在体制外或许能蓬勃发展,但在体制内仍应尊重规则和教育。
五种类型的父母会毁了孩子
亡羊补牢型父母:他们很少与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可能会轻视或忽视这些小问题。但孩子的问题往往会从小变大,等出了大问题再解决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打击。例如某家庭的孩子因上网成瘾而休息在家,父母因忽视小问题而最终无法控制局面。
高压管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总是以一种高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下属。他们惯用命令、指责、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无论大小事情,都会以高分贝的音量对孩子喊叫。他们的脸上从未有过笑容和肯定,总是一副严肃的面孔,让孩子感受不到一丝温暖。
这些父母会对孩子进行24小时的无缝隙监管,生怕自己的疏忽会导致孩子走弯路。即使是孩子上学放学,他们也会亲自接送,不肯放手。这种以爱的名义施加压力的行为,实际上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无形的伤害。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成长,过度的高压只会让他们无所适从,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唠叨说教型父母
唠叨说教也是一种软暴力,其杀伤力不亚于对孩子的打骂,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父母的唠叨就像紧箍咒,时间久了,所唠叨的话语会转化为,深入孩子的潜意识。这也是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
父母所说的话并不都是孩子想听到的,也不一定是他们所关心的。父母在说话的时候,往往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发表看法,这并不能对孩子起到帮助。有时当孩子发出求助的信号时,父母也会一味地用唠叨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所唠叨的事情也大多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上课注意听讲、不要交头接耳等。父母认为多说几遍孩子就会记住、就会听话、就会照做。但实际上,说得多了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形成你越不让做的事情,他就越想去尝试的反效果。
委曲求全型父母
为了不“得罪”孩子,这类父母往往会采取服从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要求。即使他们知道有些事情不能答应孩子,也不会提出异议或拒绝。这种委曲求全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变得任性和不懂得珍惜。
我曾遇到一对老夫妻咨询,他们16岁的儿子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被送到了一所技术学校读书。孩子却不珍惜机会,上课期间偷偷上网,最终因行为不当被老师劝退。这对老夫妻竭尽全力满足儿子的需求,以至于孩子在花钱上总是毫无节制。当他们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甚至会大发雷霆。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规则和有规矩。父母需要制定原则并坚守规则,这样孩子才能懂得如何遵守规则并成长为有责任感的人。否则,过度的纵容只会让孩子变得肆无忌惮和缺乏规则意识。同时也要注意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远大于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应过度干预或过度溺爱他们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关于父母究竟能不能毁掉孩子
哈里斯在书中批判了许多流行的育儿理念如“有品质的陪伴”。他指出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刻意避免父母在孩子面前出现一旦孩子进入同龄人群体他们更愿意与同龄人交流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父母在孩子人格成长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并不是要否定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而是提醒父母不要过度高估自己的影响力将孩子视为家庭中心这样反而可能束缚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限制他们的潜力。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健康、自信、独立的孩子。哈里斯经常碰到一个问题:人们常常向她询问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但较少问及如何对待配偶。对此,哈里斯解释道,她并不认为对待配偶的方式会决定对方成为怎样的人,但夫妻关系确实影响着家庭生活的幸福感。对待配偶与孩子其实有着相似之处,我们都无法完全掌控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但我们有权力决定他们在家中的情感体验。
常有人说,配偶是可以选择的,孩子则更多是需要塑造的。对此,家长确实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正如孟母般为了孩子的成长环境而搬家或选择学校。这听起来像是对学区房的宣传,但哈里斯并不反对家庭教育的实施,只要孩子们有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和交流,不被同辈孤立就好。
我认为哈里斯的第三个观点尤为深刻。父母有权塑造家庭传统、氛围、亲子关系以及教育方向等。当孩子进入新的环境,如幼儿园、学校甚至他人家庭时,他们并不会将家中的习惯直接带入这些新环境中,而是会学习和适应新规则。那些被人们戏称为“熊孩子”的孩子们,无论在何处都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或许正是他们试图将家庭环境不适当地延伸到外界的表现。一旦离开父母,这些孩子又能坚持多久呢?
反过来讲,无论孩子在外部世界取得何种成就、成为何种杰出人物或是实现了多少目标,当他们回到家庭时,都会重新融入家庭情境中。这一现象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成熟、亲和、理性的成年人在原生家庭里却显得手足无措。他们可能在工作中能指挥千军万马、决定时代风云,但在面对自己的父母或子女时,却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父母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且他们的影响力往往局限于家庭内部,这种影响将持续一生。